朝珠有108顆,他把這串朝珠拆分,重新做成了幾串項鏈手鏈,分批出手,這一筆讓他賺了大錢。有了錢后,他在京城招募了幾個當年的宮廷玉匠,成立了工作室。
他自己則從新疆進料和田玉,又從緬甸進料翡翠,然后拿到京城加工,再在滬海一帶銷貨,因為他做的珠寶技藝高,玉石品質好,而且不惜料子,所以生意越做越大。
真正讓他成名的是1930年,當時有個緬甸商人拉著塊翡翠原石到了上海,叫價50萬銀元。
眾多珠寶商躍躍欲試,但這叫價實在太高,而且從原石開窗看,顏色也是藍綠色,并不是當時流行的綠色,所以一時之間沒人敢下手。
鐵寶亭看過原石后,斷定這石頭里頭能出好東西,趁著其他人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果斷下手,花了32萬銀元拿下,隨后把石頭拉到京城。
這石頭切開后,就是這種湖水藍帶著翠綠的料子。因為這顏色,鐵寶亭把這塊原石取名<玉壺冰心>。當初這塊<玉壺冰心>一共打造出了150多件首飾。
這批首飾一現世就引起了轟動,吸引了包括日本皇室、英國白金漢宮,比利時、瑞典、挪威、荷蘭的國王、女皇,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向鐵寶亭求購。
靠著這塊石頭,鐵寶亭賺了數百萬,而且還把生意做到了國外。因此行里人給他取了個外號<鐵百萬>。他算是咱們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珠寶大王。
陳老師,你送給嫂子的這件,在行里被叫<勒子>,是古代的一種玉飾造型。
當時鐵寶亭切割那塊原石后,把大料都做了<手鐲>,鐲心料做了<扳指>,扳指中間的那塊就做了這<勒子>。
當年<玉壺冰心>在玉石圈的地位僅次于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所以這勒子如果上拍賣會的話,拍出個七八百萬是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