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通努力,又毫無收獲后,齊鳴只能把目標移向了雕塑的底部。此處和鐘頂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材料,牢牢的貼合在一起。
想要取下,說不定就會對鐘的表面造成二次傷害,眼下這東西最貴的可就一層皮,但齊鳴為了考古,還是決定,干了!
正如楊朝明說的,他賭性還真不小。要是能在雕塑底部發現作者的印記,那還好說。
但要是一無所獲,這五百萬新買的東西,就因為他這一頓操作,怕是要再打個八折,絕對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打開透視,確定了雕塑和鐘頂部是用一種類似漿糊狀的粘合劑粘連后,齊鳴直接找來了美工刀,一點一點的分離二者。
為了盡量減小對雕塑的傷害,他幾乎全程開著透視。
由于年代久遠,過程倒并不艱難,徹底取下后,齊鳴便迫不及待的拖著雕像上小男孩的頭,把雕塑給掉了個個兒,變成了底部朝上。
雖然早有猜測,但真看到了底下的這幾個英文小字后,齊鳴才算是送了口氣。
“f-
girardon”
雖然他懂英語,這個單詞也會念,但為了保險,他還拿出手機,打開了翻譯器,將這名字輸了進去。
翻譯結果很快就出來了:f-
吉拉登。
雕塑家,齊鳴就知道一個羅丹,一個米開朗基羅,光是看開頭字母,也知道肯定跟這二位不沾邊,這種時候他也只能再次求助萬能的百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