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瓷器,國內并不流行,而且作為外銷瓷,數量也很大。
這幾年倒是有不少滿大人瓷,被回流,但因為不符合國人的審美,市場表現很差,哪怕是上拍,成交價也就幾千上萬的樣子,跟六七十年代的創匯期瓷器差不多價。
“大娘,我再看看這個。”
放下廣彩茶壺,齊鳴拆開了另一件。
一層層的打開后里面是個玉琮。
所謂玉琮,就是一種外方內圓,寓意天圓地方的筒狀形玉器。是華夏最早的一種禮器,在禮制成熟的周朝,就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說法。
這件黃玉小琮,齊鳴一入手就有陣陣的涼意傳入身體,這確實是個老物件,看形制和表面的包漿,應該是到漢了。
只可惜,玉琮的價值主要看三樣,一是大小,二看紋飾,三看玉質。
手上這件,三樣里一樣沒占,放到潘家園的地攤上,頂多在5千左右。
鑒定完畢,玉琮被齊鳴輕輕放下,落在桌上時,發出了噔的一聲輕響。
老人的手緊捏著衣角,既緊張又期待的問道“怎么樣?小伙子,這兩件能值多少?”
要是按照鑒定的來定價,加起來也就1萬出頭的樣子,但齊鳴打定了主意幫幫這對祖孫,自然是要往高里說的。
考慮了會兒后,齊鳴先是指向了茶壺
“大娘,你眼光是真的不錯,藏的都是寶貝。這件粉彩茶壺,是乾隆時期的,真正的古董,放我們店里少說120萬,不過我們開門做生意,也要有利潤,所以你要是愿意,我們能出1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