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老蔡拿出了一件,那我也拿出一件。”開口的是吳老。
他走到一側的博古架上,拿下了件色彩濃郁的扇形瓷盤。將盤子放到了中間的方桌后,吳老微微抬頭,朝著蔡老板冷哼一聲后才道。
“我可不是,輸不起的人,這東西就你們看看吧。規矩跟老蔡的一樣,誰能斷準了它的來歷,過會兒拍賣,8折,不,我給他打7折。”
似乎是為了表現自己更大氣,要壓那煤老板一頭,吳老又提高了折扣。
瓷器是收藏里的大項,在座的就算不精通,算不上行家,那看過的肯定也不少。尤其是趙健這拍賣公司老板,還有崔修這古玩掮客,絕對的見多識廣。
但兩人看到這瓷盤,都面露古怪,這造型奇怪也就算了,這風格更加古怪。
判斷一件東西的年代,最重要的一是材質,二是工藝手法,三就是風格。齊鳴剛剛給甪端香爐斷代,就用了其中之二。
扇形瓷器,華夏不少,尤其是清朝末年到民國那陣子,但都是扇形的瓷板畫。而面前的卻是一件盤子。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碗碟,圓形居多,其次就是花瓣狀,方形的都很少見,更別說是這種扇形了。
還有這圖畫,古畫講究留白,而瓷器作畫,大抵也是遵循這一規矩。而面前這件,恨不得把邊邊角角都給涂滿了才行。
“老吳,你不會使壞,拿個現代仿品蒙我們吧。”
蔡老板最先狐疑的看向吳老。
吳老不屑一笑“呵,挖煤的就別小人之心度我這君子之腹了。而且你當我這7折是那么好拿的?”
“這包漿還有這蛤蜊光做不了假,至少也是清三代的東西。”趙健摸著下巴,出駁斥了蔡老板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