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韻慎重道:“你雖然是緬北龍牙,有臨機決斷之權,佤邦的事兒,還是慎重再慎重。”
葉青沉默不語,許久之后:“鮑駿豐是佤邦軍副司令,也是鮑主席的親侄子,你覺得他會大義滅親!”
張靈韻明白他這句話,明著很難干掉鮑駿豐,但是,用特殊手段卻很容易,比如派出狙擊手,進入佤邦尋找機會狙殺他:“佤邦的有色金屬礦產,交易對象都是魔都資本。”
這句話聽著無頭無腦,但是葉青卻聽出了佤邦跟國內關系之深。
鮑主席出生在昆馬,父親是當地民族軍的一個小頭目,生活還算過得去。但是,他出生的年代,卻是國軍殘部逃亡緬北的時候。
這些殘軍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將牲畜洗劫一空,欺壓當地百姓,鮑主席的父親眼見無力對抗這些人,就帶著他來到了云省,讓鮑主席有機會接觸到了新社會,也增長了眼界。
回到昆馬之后,眼見這些殘軍還在故鄉燒殺搶掠,鮑主席就跟幾個同鄉一起建立了游擊隊,跟這些國軍殘部戰斗。
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鮑主席帶著游擊隊來到了國內,尋求軍事援助,并且在接受軍事訓練的同時也學習了華國文化。
等他們回到昆馬之后,將國軍殘部打的節節敗退,稱霸一方。
后來,緬北局勢緊張,緬共發動一切力量對抗軍人政府,鮑主席就帶著游擊隊加入了緬共人民軍。
憑借在戰場上的優秀表現,僅僅用了六年,就成為了緬共中央分局的副司令兼參謀長,風光無限。
但這種時候,緬共已經失去了初心,內部腐朽不堪,拉幫結派,甚至靠種植罌粟和販賣毒品來充當軍費,滋生罪惡。
眼見緬共大勢已去,鮑主席宣布歸順軍人政府,緬共也徹底滅亡。
自此過后,他憑借著強大的實力成為了佤邦地區的實際統治者,雖然表面歸軍人政府管轄,卻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為了真正的“佤邦之王”。
成為佤邦實際掌控者之后,他就想方設法發展佤邦經濟。想著對外開放,吸引外商前來佤邦投資,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佤邦山林密布,想要發展經濟很困難。
不得已的情況下,佤邦只能靠種植罌粟,販賣毒品來維持國民經濟,但這也導致了佤邦地區十分混亂,各種犯罪事件頻繁發生,成為了罪惡的滋生地。
鮑主席一直想改變這種現狀,可是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畢竟國民經濟全靠這些產業支撐。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軍人政府開始大力打擊毒品犯罪,鮑主席和軍人政府一起打擊當時金三角最大的武裝販毒集團坤沙。
等到坤沙被剿滅后,鮑主席則成為了金三角最大的販毒頭目,權力滔天,不過他并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坤沙。
因此簽署了《禁毒宣》宣稱自己將在2005年之前全面禁種罌粟,并大力打制毒販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