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汽車有些甚至都沒有車門,有些的發動機只有幾十馬力,有些甚至輪子都是木頭的。
        這些秦國滅亡之前瘋狂制造出來的工業垃圾,在堅持了大半年之后,終于開始大規模的報廢。
        而這些汽車報廢之后留下來的空缺,讓大唐帝國不得不瘋狂的擴大自己的汽車產業——最終,唐國決定在清巒港再建一個大型汽車工廠,將唐國的年汽車產能再擴大100萬輛……
        遠水解不了近渴,建設新的汽車工廠是遠期規劃,近期大家就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缺少汽車運力的問題了。
        于是乎,這段時間發生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兩個村子分別有兩輛癱瘓了的報廢汽車,現在大家一商量,干脆把兩輛汽車拼湊在一起,修出一輛能用的來,然后兩個村子繼續湊合著用。
        還有的地方找一些多少有點兒能力的工匠,手工搓出來零件暫時用著。而這樣能制作簡單零件的工匠,一時間身價倍增,有的時候甚至忙得沒時間休息。
        距離唐國核心發達地區近的,或者有朋友有門路的,那就更方便一些了。他們直接寫信求朋友找關系讓銅城或者臨水等地的大工廠里的工人幫忙用廢料加工出一些零件,也能保證自己手里的汽車可以勉強使用。
        反正大家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時間唐國的許多地方,街道上奔跑著的汽車,那都散發著一股后現代賽博朋克上的廢土氣息。
        你能在某個城市的大街上看到木頭車門,用竹席當車廂頂蓋的卡車,也能看到街道邊停放著一輛發動機艙蓋上還涂著部隊番號的秦國舊卡車。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玄幻,在長安的地鐵開通,人們開始乘坐電氣地鐵上班的時候,在同一個國家的另一個地方,白熾燈竟然還沒有完全普及開來。
        絕不是開玩笑,在占領了秦國之后,唐國的官員們才驚訝的發現,秦國的許多貧困地區,還特么沒通電呢!
        為了讓這些地區盡快改善生活,跟上大唐帝國的發展節奏,當地的新官員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辦法將電網拉到這些一輩子沒用過電燈的老百姓家門口。
        沒辦法,畢竟讓老百姓早一點兒聽到大唐帝國電臺的廣播,他們也能早一點兒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更容易接受他們新的,大唐帝國臣民的身份。
        而有了電力,農業生產才能更加高效……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更多的用電量導致了電力產能又不夠了,當地的基礎建設實在是太差了,電廠也真的太少了。
        于是乎,唐陌又不得不再一次撥款,一口氣在西面修建了30個超大型火力發電廠,4個超大型的水利發電廠,57個中型水利發電廠。
        可惜還是那句話,遠水解不了近渴,發展依舊需要時間,唐國統治西大陸的時間尚短,所以他們還要繼續加大投入才行。
(..book3881738817326693008930.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