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戰斗機雷達讓262型戰斗機能夠在夜間或者惡劣一些的天氣中起飛降落,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尋找目標。
        不過實戰中這種簡易雷達非常容易被干擾,并且還會暴露自己的位置,基本上是沒有什么應用價值的。
        之所以使用這樣落后的雷達,是因為除了這樣的雷達之外,東大陸的世界各國也沒有什么更好的選擇了。
        他們的雷達要么提及更大,要么性能更差,都沒有辦法塞進戰斗機里,提升自己的戰斗機性能。
        通過這么多年對無線電的研究,這些國家也都有了一點點對無線電信號的應用理解,搞出了一些所謂的無線電制導武器。不過這類武器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下根本無法使用,抗干擾能力幾乎為零。
        雷達也是一樣,這些國家的自研雷達型號基本上都沒有什么抗干擾能力,平日里用著其實沒什么問題,可一旦戰爭爆發,唐軍的電磁干擾一開始,這些裝置就和廢鐵沒有什么區別了。
        多恩有一家能夠在大唐帝國偷技術的雷達公司倒是能夠弄出一些性能還不錯的新雷達,不過價格昂貴不說,產量也跟不上。
        好幾個國家的軍隊和民航公司等著用呢,潘奕平就是玩了命的生產,也造不出足夠的雷達,供給整個東大陸。
        “盡管可以犧牲一些性能,來安裝小型雷達,可262真的已經沒多少空間改裝了。”那個空軍軍官給贏鐸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原理:“飛機的機頭要安裝雷達,后面要有給雷達供電的電池,還要有一套充電裝置,連接到飛機發動機上。”
        “當然了,另外還要有一套座艙顯示系統,這套系統還要綁定一套發射導彈的裝置,連接到機翼內。”他一邊說,一邊大概比劃了一下:“這些內部裝置都要調整結構,并且占用大量的油箱空間。”
        “262戰斗機的作戰半徑也就只有幾百公里,再拆掉一半的油箱,那它們估計就只能在機場附近作戰了。”說到了這里,空軍的軍官笑了笑,贏鐸也跟著笑了起來。
        他們秦國的183戰斗機外號就叫機場保衛者,聽說加滿了油也只能有幾百公里的作戰半徑,算上可視距離,基本上也就能保衛機場了。
        而眼前的飛鯊聽說有超過1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加上導彈的射程,可以攻擊1500公里之外的目標。
        聽一聽,這差距如此巨大,還打個屁?自己當時真是昏了頭,竟然無視了兩國之間的技術鴻溝,率先發動了戰爭……
        伴隨著一聲轟鳴,那架飛鯊已經加速沖出了跑道,急速拉起,幾乎垂直著飛上了天空。
        這樣的爬升速度簡直聞所未聞,贏鐸瞪大了眼睛,看著那架額飛機爬升到了兩三千米的高度,然后翻滾了兩圈之后,開始了表演性質的俯沖。
        在場的所有人都開始鼓掌,因為唐陌已經笑著拍起了雙手。不少工作人員都發出了歡呼,一旁的海軍將領們也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終于,海軍也有了和空軍一樣性能的戰斗機了。他們不再需要用鬼怪戰斗機來和空軍的應龍對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