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也在持續的加固那條他主導的多恩的防線,而這些天來,他漸漸的還等來了許多……來自秦國的潛艇。
  一年前,秦國為了彌補海軍數量不足,戰斗力不強的短板,開始大規模的建造潛艇,可結果卻很不理想。
  秦國的潛艇和潛艇補給艦大部分都沒有發揮什么作用,一直到蜀地丟失,他們都在被大唐帝國的驅逐艦和反潛直升機追著到處跑。
  等到蜀地丟失,剩下的潛艇也就失去了補給基地,他們被迫開始流亡,燃料足夠的潛艇都奉命向多恩集結。
  當然了,絕大多數的潛艇其實都是直接被大唐帝國俘虜了的,它們缺乏足夠的油料,沒有辦法行駛到多恩,只能老老實實的向大唐帝國投降。
  這些潛艇幾乎就和廢鐵一樣,因為它們的技術非常的落后,基本上都是二戰早期的艇水平,幾乎沒有任何使用的價值。
  除了投降的潛艇之外,還有十幾艘潛艇的艇長選擇了悲壯的自沉。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潛艇交給大唐帝國,于是就和自己的潛艇一起長眠在水下了。
  剩下的幾十艘潛艇,都輾轉來到了多恩帝國,然后準備在多恩帝國繼續堅持與唐軍作戰。
  可這些潛艇其實也沒有被多恩方面利用起來,大多數潛艇都被荒廢在了碼頭上,多恩海軍對潛艇并不算特別重視,所以相對應的潛艇碼頭也沒有修建太多。
  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的時候,多恩的潛艇并沒有參戰,所以他們的損失并不大,現在這些潛艇負責外圍警戒,也沒有什么大用。
  自己的潛艇都沒什么作用,看不起大秦帝國的潛艇也就理所當然了。盡管大秦帝國的潛艇取得了開戰以來唯一一次戰果,擊沉了南山港外的一艘運輸船,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可多恩方面依舊沒打算依靠這些情況并不算好的友軍潛艇。
  一方面是維修零件根本沒有,維持這些潛艇的運轉確實太麻煩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恩這邊的注意力,都放在重建海軍艦隊上面了。
  在多恩海軍的高層們看來,阻止唐軍登陸,最后還是要依靠傳統的水面艦艇才行。
  畢竟多恩海軍是有傳統的,當年斯特勞斯擔任艦隊司令的時候,他們曾經打出過一連串的勝利,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從那個時候開始,多恩海軍的傲氣就沒有消失過。
  盡管麥克·拉威爾一直反對重新組建艦隊,可多恩海軍還是在幾個港口沒有被摧毀的船塢內,開工建造了3艘巡洋艦,以及10艘驅逐艦。
  與此同時,多恩的陸軍也在積極的備戰,他們沿著海岸線構筑了各種各樣的防御工事,而且認真程度比其他帝國都要高許多。
  畢竟和其他帝國比較起來,多恩可是正在與大唐帝國交戰,他們直面危險,自然也就更容易感受到壓力。
  “這些多恩人根本不相信我們。”一個自從來到多恩之后就再沒有出海過的潛艇艇長,在孫光的辦公室里郁悶的吐槽著友軍的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