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慶城南下,方向西南可以抵達平風,方向東南可以抵達山沖,這兩個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山沖是扼守大華帝國南部的戰略支點,掌握了山沖也就等于說從南面切斷了大華帝國的領土。
        至于說平風,這里又是帝都的東南屏障,同時也可以在平風這里繞路巨田,從另一個方向去往山沖。
        歸光到山沖的這條路已經斷絕,因為歸光現在被豐江部隊占領了。東慶到山沖這條路也被斷絕了,原因和歸光那邊一樣。
        這等于說,山沖的三條補給線,已經被切斷了兩條,只剩下了巨田到山沖這一條還在支撐。
        從東慶南下的豐江部隊也在向平風和山沖靠攏,趙捷在平風這邊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盡管南下的豐江部隊不多,可趙捷也真的沒有多少退路可了:他現在控制的區域,唯一可以算得上是后方的,也就只剩下巨田一個地區了。
        幸好巨田也是一個重要的糧食產區,背靠巨田也算是在戰略上有了一個支撐。如果可以繞入蜀奪取菜立和西慶,那么趙捷的控制區還算“龐大”。
        可趙捷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這樣鋪開雖然看起來地廣兵多,但是他需要防御的地區實在是太多了。
        只要從帝都方向南下,西慶、平風都處在被攻擊的正面上。與此同時,還有山沖這個必須要防守的戰略重地。
        這代表著趙捷要至少防御三個方向上的壓力,他的部隊再多也會顧此失彼。所以趙捷退回到平風之后,就開始不顧一切的加固防御,準備躲在烏龜殼里不出來了。
        另一邊,正在考慮退路的李明順其實也看好西南:他覺得去西慶比去望都要更好一些。
        盡管去西北控制的城市更多,但是西北荒涼不說,也再沒任何退路可:躲在西慶背靠另一個農業大城菜立,連上入蜀城,只有一條線的控制區簡直可以說完美。
        只要頂住來自帝都方向的壓力,就可以穩住局勢。反正另一邊有平風頂住壓力,大家背靠背抵御北方強敵,也算是互相掩護的戰略伙伴了。
        萬一不行,到時候還可以退一步,投降秦國或者直接和趙捷聯合。無論怎么說,也比去西北望都那邊的選擇多一些。
        羅笑把進攻的重點從帝都北部轉移到了南面,他覺得從這里切入更容易一些,因為北面遠離鐵路,補給不太方便。
        所以,后續的大華3型坦克都被投入到了城南方向,之前壓著趙捷打的大華禁軍,現在被豐江軍壓著打了。
        盡管拼命擊毀了五六輛3型坦克,可豐江部隊的攻勢依舊非常的兇猛。戰斗在持續的進行,趙吉撤退的路線隨時都有可能被切斷。
        城東雖然不是豐江部隊進攻的重點,可隨著城北還有城南的攻擊越來越犀利,城東的大華部隊也在不停的潰敗。
        這些部隊的后退,讓趙吉所在的皇宮漸漸靠近前線:實際上,趙吉在當天下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聽到密集的機槍掃射的聲音了。
        他惱羞成怒的找來了李明順,向這位城防軍司令詢問了情況。然后他就得知了自己的皇宮已經成為了“前線”,這讓他暴跳如雷,當即就呵斥了李明順,命令他立刻組織反擊,擊退來自城東的敵軍:“反擊啊!奪回丟失的街區陣地!這兒是我的皇宮!你必須要保證皇城的安全!”
        “陛下!臣已經沒有預備隊了,剩下的部隊也已經無法組織起像樣的反擊了。”李明順倒是光棍的很,他實話實說,直接潑了一盆冷水給趙吉。
        李明順手里的部隊本來就不多,戰斗力也參差不齊,與強悍的豐江軍鏖戰了一天一夜,沒全線崩潰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現在他的彈藥不多,后備部隊也都已經用得七七八八了,根本沒有余力發起反擊:開玩笑,能頂住豐江叛軍的坦克就讓他燒高香了,還奢求反擊?那不是逼著部隊去送死,或者逼著部隊去投降嗎?
        “他們……距離這里,還有多遠?”趙吉憤怒的質問李明順:“你給我說清楚!”
        “大約,還有1公里。”李明順直接回答:“如果陛下堅持不走,那應該準備了。”
        作為城防司令,李明順已經對整個戰局不報希望了。他也受夠了趙吉的胡亂指揮,所以態度并不好。
        從他的語氣里,趙吉聽出了大概意思來:如果他還要繼續堅持留在皇宮的話,那最好給自己準備好后事。
        登基稱帝之后一度失去了方向的趙吉,終于在生死危機關頭,想起了自己的第二個人生目標: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