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銀行賬戶到賬50000000000元!”
好吧,這是李少龍在腦海里構想的場景。
就在剛剛,他幾乎同時收到了三家銀行的電話匯款到賬通知。
匯豐為首的銀行全都選擇和李少龍達成和解。
不僅賠付一個子不少打到了李少龍的私人賬戶上。
他們還愿意撤銷所有針對萬富集團的所有制裁動作。
只希望李少龍能參加他們的新聞發布會,能幫助他們在媒體解釋他們并沒有違約,只是一個美妙的誤會。
“阿龍,你要是不想去的話,誰都不能逼迫你做任何事。”
“去,為啥不去,只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說。”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和氣生財嘛,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
拿到五十億港元,自然要賣對方一個面子。
李萬山欣慰地點了點頭,他不忘考校道: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三大銀行真的對我們萬富集團發起制裁怎么辦?”
“這個世界又不是只有匯豐三家銀行,即使外資銀行不借錢給我們,不還有華資銀行?”
有十幾家報刊跳出來為他搖旗吶喊,對此李少龍也深感詫異。
因為他只讓剛收購的幾家報刊發了通稿,很多報刊都是自發地刊登了新聞。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地愛,背后只有一種可能性。
這些報刊是受到了某些勢力的受益。
敢和外資銀行叫板的只能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在恒生銀行被匯豐集團收購后,華資銀行一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但如今有一股新的銀行勢力正在港城快速崛起。
李萬山眼睛一亮,笑道:
“你是說龍國銀行?”
“爸,你說錯了,應該稱其為龍銀集團。”
龍銀集團是由龍國銀行港城分部,以及十幾家華資銀行組成的一個大銀行集團。
為了振奮人心,在八十年代中旬,龍銀開始修建中銀大廈。
這座大廈設計高度為367.4米,一旦修成便會成為全東洲最高的建筑,沒有之一!
龍銀集團積極開展港城業務,市場份額一再突破新高。
未來會取代渣打,成為港城第二大銀行機構,更是拿到了來自不易的印鈔權。
“爸,老外就是秋后的螞蚱,遲早有一天會退出港城的舞臺。
而龍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經濟必定會迎來騰飛,我覺得我們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和祖國走的更近一些。”
聽到李少龍的論斷,李萬山既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
明顯心中還有很大的顧慮。
這個時候不僅港商不看好內地的發展,就連大部分港城大眾都對內地沒有太多信心。
種種矛盾心理體現在了各種歌曲和影視作品上。
一個歌手上一首歌可能還在表達愛國之情,下一首歌可能就開始訴說迷茫和對未來的恐懼。
除了很少一部分愛國商人以外,很少愿意去內地投資,投入建設。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雙方的貧富差距,和不是很寬松的經濟政策。
內地一線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剛突破百元大關。
而此時港城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經趕超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