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皇帝來了,閣內的眾人都屈膝跪拜:“臣等參見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們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惶恐和敬畏。
“免禮平身!”林小風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疲憊和焦慮。在眾人畏懼的目光中,他徑直繞過屏風走到后面。文淵閣在文華殿的后面,雖然有城墻隔著,但終究還是屬于皇城范圍。沒有皇帝的允許,在這里過夜輕則受罰,重則斬首。但此刻的林小風心中只有對李邦華的擔憂。
李邦華聽到皇帝來了想要起身行禮,被林小風急忙按住。“李閣老免禮。”林小風說,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關切和溫暖。
“陛下,臣未經允許在文淵閣設床,請陛下治罪。”李邦華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愧疚和不安。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逾矩,但實在是因為病情嚴重才不得不如此。
屏風外面的人聽到這句話都豎起耳朵細聽。他們其實是想知道李邦華受寵的程度以便見風使舵。在朝廷這個大家庭里每個人都像是一只精明的狐貍時刻嗅著空氣中的味道以便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李閣老為國操勞這點小事不算什么。”林小風說完他抓起被褥摸了摸接著說:“李閣老的被褥單薄又潮濕來人去內廷取一套被褥來。”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和關切。
李邦華感動得淚流滿面想要道謝被林小風制止了:“區區一套被褥何須謝。”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溫暖和安慰。
“陛下臣入閣以來毫無建樹讓陛下失望了。”李邦華愧疚地說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責和不安。他知道自己作為內閣首輔應該為朝廷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此刻他卻因病無法履行職責。
“李閣老勿多先讓御醫診治。”林小風安慰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和信任。他知道李邦華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只是此刻因病無法發揮而已。
在明朝時御醫屬于太醫院管理。太醫院的官職分為院使、院判、御醫、吏目等。皇帝生病時太醫院至少會派兩名御醫前往診治。診治后開出的藥方需要經過院判等部門的審核才能給皇帝服用。此刻站在郭天陽后面的御醫不敢怠慢立刻上前放下脈枕將李邦華的手腕放上開始號脈。
御醫號脈后微笑著轉過身對林小風說:“陛下李閣老的身體并無大礙。病因是連日操勞不得休息只需靜養十日即可恢復。”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自信和肯定。
另一名御醫在林小風的眼神示意下立刻上前當眾再次診治。片刻后御醫給出了相同的結論。
十日?林小風心中暗罵!老天真是太坑人了開局一根繩也罷。現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夠正壓朝堂的人卻在關鍵時刻病倒了。這讓他感到十分焦急和無奈。他知道朝廷此刻正需要李邦華這樣有能力的人來穩定局勢。
郭天陽見林小風面露焦慮之色立刻低聲問道:“兩位御醫可有良方?”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和關心。他也知道李邦華的重要性所以希望御醫能夠給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其中一位御醫點了點頭但表情無奈:“郭公公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的道理您是懂的。我們雖然有大補的方子但李閣老年事已高大補后短時間內確實有效但會損害他的本源傷及根本。”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和解釋。他也知道這個方子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此刻卻只能如此。
李邦華立刻低聲說:“煩請兩位現在開方子我不在乎。”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和決絕。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嚴重所以希望御醫能夠立刻開出方子來治療。
見病人發話了兩位御醫不敢做主只看皇上。他們知道在這個問題上只有皇帝才能做出最后的決定。
林小風立刻搖頭:“李閣老勿急于一時現在流賊的士氣已經衰退兵敗是早晚的事。”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安慰和勸解。他知道李邦華此刻的心情但也希望他能夠安心養病不要急于一時。
“可是陛下臣……”李邦華欲又止。他知道自己應該聽從皇帝的勸解但心中卻仍然有些不安和焦慮。他擔心自己的病情會影響到朝廷的運轉。
林小風打斷了他的話“李閣老繼續處理內閣的事務我派幾個太監侍候你下面呈上的題本、奏本由他們念給你聽怎么批復由你決定。”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和信任。他知道李邦華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只是此刻因病無法親自處理事務而已。所以他希望李邦華能夠繼續為朝廷做出貢獻。
“至于兵部的事……你選一個信得過的人暫時由他來處理。”林小風繼續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思考和決定。他知道兵部是一個重要的部門需要有一個有能力的人來負責。所以他希望李邦華能夠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
“怎么樣?”林小風看著李邦華問道他的眼神中帶著幾分期待和信任。他希望李邦華能夠接受自己的建議并安心養病。
皇帝發話了李邦華不好說什么只能領旨謝恩。他知道這是皇帝對自己的關心和信任所以他決定接受這個建議并安心養病。
片刻后李邦華確定了負責兵部的人選:兵部右侍郎王家彥。聽到這個名字林小風認可地點了點頭。他知道王家彥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也是一個忠誠的人所以他放心地將兵部的事務交給他來處理。
正史上記載北京被攻陷后王家彥跳城自殺未遂于是找了一間民房上吊自殺。流賊發現他的尸體后將其焚毀他的仆人收集了殘肢葬在城外。他死后南明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號為忠端。滿清則賜謚號為忠毅。這是一個忠誠而悲壯的人物他的命運也如同明朝的興衰一樣充滿了波折和坎坷。
“好了安心養病吧。”林小風說完準備離開。他知道李邦華此刻需要休息所以他決定不再打擾他。他相信在御醫的治療和李邦華的調養下他一定會很快恢復健康的。
“陛下稍等……”李邦華直起身子他指著屏風外面說:“西城兵馬司呈上的題本請陛下過目。”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和關心。他知道這個題本的重要性所以希望皇帝能夠親自過目并做出
“西城兵馬司?”林小風聽到這個名字,心中不禁微微一愣。他是一位年輕而深沉的帝王,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凡的英氣,此刻卻也不免露出一絲疑惑。他暗自琢磨,究竟是什么事情能驚動到自己,竟然還上了奏本?難道這西城兵馬司里,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屏風外面,繆一奎親自捧著奏本走過來,那奏本似乎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無數未知的信息。他恭恭敬敬地將奏本遞給了郭天陽,郭天陽則是滿臉嚴肅地接過,轉身遞給了林小風。林小風接過奏本,仔細閱讀起來,眉頭漸漸緊鎖,仿佛那奏本中的每一個字都重如千斤。
奏本中,西城兵馬司報告了兩件事情。一是城中發現了疑似流賊奸細的窩點,但因為兵馬司的眾人都守在城墻上,所以請求皇帝下旨派兵圍剿。林小風想象著那些狡猾的流賊奸細,在城中潛伏,如同毒蛇一般,隨時準備給予致命一擊,他不禁感到一陣寒意。二是城中發現了幾支箭矢,從城外射入,箭上還綁著白布,布上寫著錦衣衛的暗語。大意是:臣蔣太微率領山東兵馬萬眾進京勤王,現在已經抵達通州。今夜子時,臣將突襲流賊的營帳,隨后從朝陽門進城,請皇帝派遣人員接應。
李邦華伸手從旁邊的桌子上取來一張宣紙,遞給郭天陽,紙上留有蔣太微的官印。他神情凝重地說道:“陛下,經過兵部驗證,白布上的字確實是左都督蔣太微所寫,印章也是他的官印。”
“這不是偽造的嗎?”皇帝疑問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喻的深邃。
“目前看來,真假難辨,需要實物才能判斷。”李邦華回答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林小風點了點頭,把白布扔在桌子上,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偽造的。”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仿佛他已經看透了這一切的真相。
李邦華感到驚訝,從桌子上拿起白布,又從郭天陽手中取過宣紙,揉了揉眼睛再次辨認。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難道自己的判斷有誤?
“李閣老不用再辨認了,我并不是根據字跡和印章來判斷真假的。”皇帝解釋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笑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請陛下賜教!”李邦華恭敬地說,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皇帝的敬佩和好奇。
“蔣太微離京之前,我曾經交代過他。如果他能夠順利地除掉劉澤清,并將其兵馬收歸麾下,那么他在勤王的時候,為了防止有人冒充或者詐降,書信必須使用永王的鍍金銀印。”皇帝緩緩說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如果來者真的是蔣太微,那么白布上應該是永王的印信,而不是左都督的官印。”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冷意,仿佛已經看透了那偽造者的用心。
李邦華聽完之后,嘴角微微抽動,對林小風的思維感到驚訝。他沒有料到皇帝防偽的方法竟然如此直接。不僅是他,滿朝的文武官員也難以預料到這一點。他們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仿佛看到了皇帝的智慧和深謀遠慮。
“陛下的才智,臣望塵莫及!”李邦華由衷地贊嘆道,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皇帝的敬仰。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皇帝淡然回應,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決心。他知道,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他必須保持冷靜和清醒,才能帶領他的國家和人民走向勝利。
李邦華還沒來得及高興,突然想起了城中的奸細。“陛下,現在城中有奸細,城外有冒充官軍的流賊,他們似乎打算今夜內外夾攻,打開城門,我們不得不防啊!”他焦急地說道,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即將到來的危機。
“呵呵呵,李閣老之有理,我們確實需要防備。”皇帝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種從容和自信。仿佛那即將到來的危機,只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隨時可以被他掌控。
李邦華疑惑地看著林小風。事態如此嚴重,皇帝為什么還笑得出來?他竟然如此樂觀嗎?他不禁對皇帝的內心產生了深深的好奇和敬佩。
“流賊既然使用智謀,我就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守城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記住,等敵人靠近了再攻擊!”皇帝吩咐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知道,這場戰爭需要他的將士們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他也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至于城中的奸細,你們不用擔心,我會派遣東廠協助兵馬司處理。”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冷意,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奸細的下場。他知道,東廠的手段是殘忍的,但也是有效的。他必須確保他的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臣領旨。”李邦華恭敬地回應道,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皇帝的敬仰和決心。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但他也相信,在皇帝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離開文淵閣之后,夜色已深,月光如水,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閃爍著幽幽的光芒。林小風急忙返回乾清宮,他的步伐穩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歷史的脈搏上。他召見公孫遇春和顧朝生,這兩位是他手中的利劍,是他在這亂世中穩固江山的依靠。
平日里,他們是高高在上的錦衣衛和廠衛,是皇帝手中的暗器,想要刺殺誰就刺殺誰。然而此刻,他們卻如同兩位忠誠的戰士,靜靜地等待著皇帝的召見。
“顧朝生,你拿著這個紅本去西城兵馬司,會同其他四城的兵馬司,立刻逮捕城中的流賊奸細。記住,要留下幾個活口,問清楚他們的底細。”皇帝命令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紅本,就是明朝皇帝批紅的公文,由內閣下發到六科存檔,并抄送給相關部門。它如同皇帝的尚方寶劍,擁有無上的權威。
顧朝生領命后立即行動,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在了夜色之中。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但他也相信,在皇帝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顧朝生離開后,林小風才看向公孫遇春。公孫遇春知道,皇帝又要讓他殺人了。然而從頭到尾,皇帝所命令他殺的人,都有該死的理由:貪官污吏、亂法的文人、通敵的商人。他們如同社會的毒瘤,必須被鏟除。
“公孫遇春,你現在手上可用的人有多少?”皇帝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關切。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艱苦的較量,他必須確保他的將士們有足夠的實力去應對。
“回陛下,不足五百人,其余的人都在守西便門。”公孫遇春回答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他知道,五百人對于這場戰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無妨,足夠了。京師最近的糧價飛漲,我命令你查處漲價的奸商,你查出了幾家?”皇帝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冷意。他知道,那些奸商如同吸血鬼一般,吸食著百姓的血汗錢。他必須鏟除他們,還百姓一個公道。
公孫遇春想了想,回答說:“回陛下,共有十二家商號,這些商號控制了京師七成以上的糧食買賣。”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和無奈。他知道,那些奸商的背后有著強大的勢力和復雜的利益關系網。他必須小心行事,才能確保一舉將他們鏟除。
“我給你一夜的時間,把這些商號全部滅門,抄得的銀兩公之于眾后送到內帑。”皇帝命令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殘酷的較量,但他也必須確保他的將士們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去應對。
公孫遇春想要領旨,但是覺得人手不足。他知道,那些商號里不僅有人,還有武器。以擁有百輛馬車的商號為例,就需要二百名馬夫,加上保鏢和雜役,總人數不少于三百人。而且因為商號與朝廷有合作,所以他們不僅有弓弩,還有各種火器。以他手下的五百人,想要滅掉兩個商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陛下,臣人手不足,恐怕.”公孫遇春猶豫地說,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擔憂。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但他也必須確保他的將士們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去應對。
林小風淡然一笑:“無妨,我派遣一千八百名勇衛營的將士協助你,今夜務必要斬草除根!”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和決心。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殘酷的較量,但他也必須確保他的將士們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去應對。
公孫遇春愣住了,不敢接旨。勇衛營是皇城的最后一道屏障,現在皇帝竟然把勇衛營的人交給他,如果皇城一旦發生什么事情,他難辭其咎。他的心中充滿了擔憂和不安,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即將到來的危機。
“勇衛營是陛下的禁軍,臣實在不敢動用。”公孫遇春推辭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但他也必須確保他的將士們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去應對。然而此刻,他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恐懼。
“放心吧,我的安危還輪不到你來考慮。”皇帝安慰他說,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從容和自信。仿佛那即將到來的危機,只是他手中的(本章完)
(..book303193031993898049741.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