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殿內彌漫著壓抑窒息的氣息,眾臣子皆因恐懼而沉默無聲,靖江帝則面帶冷漠,欲拂袖離去之際,人群中忽有一人挺身而出,此人便是林小風,平日里看似文弱書生,實則內藏銳氣的新科進士。只見他毅然決然地站了起來,那清朗堅定的聲音宛如春雷炸響,在沉靜如水的大殿中激蕩回旋:“陛下,請您暫且駐足片刻,臣尚有肺腑之亟待向您陳述。”
    “哈!好一個林小風!我乃湯天谷是也,爾等須牢記,今日與你對峙交鋒的,正是湯某人!”湯天谷的聲音猶如銅鐘轟鳴,穿透湖面層層波紋,直入云霄,震撼著每一個在場人的靈魂。
    這一瞬,林小風的精神為之一振,那是一種警覺與敏銳交織的感覺,使他洞若觀火般洞察到了陛下的態度——在這場權謀漩渦之中,靖江帝對此事絕無半分妥協的意愿。于是,林小風選擇了沉默,靜靜地守候在風暴來臨前的平靜中,準備迎接即將席卷而來的暴風驟雨。
    “適才對我拔劍相向的江湖豪杰,請不吝賜告你的名號,讓我林某人將其一筆一劃鐫刻在這本滿載塵世滄桑的簿冊之上,使其永載史冊,流傳千古。”林小風的語如同冬夜凌冽的寒風掠過湖面,帶著無法抵擋的決絕與冷峻。然而,面對林小風的質問,那水中之人非但未顯懼色,反而仰天狂笑,笑聲如雷霆震怒,瞬間席卷四野,令人心悸。
    正當林小風竭力調動腦中的智謀,苦思冥想如何進行一場絕地反擊時,蔡鷹揚的聲音再次破空而出,其聲悲壯決絕,宛如秋風吹過荒原,帶走了最后一片枯葉。他擲地有聲地說:“我等甘愿舍生忘死,以上書進諫的方式,捍衛人間正義之道!”這一誓如巨石滾落,重重撞擊在殿內每一位臣子的心頭,瞬時間,這場原本只在權柄之間的朝廷紛爭陡然升級,生死抉擇、道義較量交織在一起,將所有人的命運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之內,滿室靜謐得仿佛能聽見空氣在金碧輝煌中流淌的聲音。就在此刻,林小風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打破了這份寧靜,他的話語如珠落玉盤,清脆而又懇切,回蕩在大殿每一個角落:“微臣斗膽請求陛下駕臨靳臨坊,那里的泉水清澈透明,純凈無瑕,其浮力之大堪稱世間罕見。若陛下能夠移步此地舉行跪拜大禮,不僅禮儀莊重不失,更能使身心舒暢,減緩疲憊。如此一來,既能體現皇家體恤臣子之仁愛,又能彰顯我朝順應自然、崇尚和諧之理念。”
    他朗聲回應,聲音宛如洪鐘巨鼓,震顫在每一個角落:“陛下,若您在這紛繁復雜的朝堂之上,無法慧眼識珠,分辨忠良與奸佞,不能親近賢臣,遠離讒小人,那么我們這些衷心耿耿之士寧愿在此長跪不起,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以此明志。”
    蔡鷹揚,這位以忠貞剛烈聞名遐邇的大臣,此刻他的內心世界如同墜入了一片漆黑而深邃的深淵,絕望的情緒在他那雙飽含滄桑的眼眸中閃爍不定,猶如困獸在暗夜中的獨泣。他心中憂慮靖江帝此舉或將動搖國之根本,使得歷經風雨洗禮的江山社稷再度面臨風雨飄搖的危機,那種對國家命運的深深憂慮和無力感,如同巨石般壓在他的心頭。
    當靖江帝開口時,其聲音如同從久遠的歷史深淵里悠悠傳來,低沉有力,每一個字眼都像是刻在青銅上的誓,擲地有聲:“爾等口口聲聲稱心系天下,卻未知是否將天下黎民的疾苦、悲歡,真正鐫刻于你們心頭?譬如那個李一豪,此類蠅營狗茍之徒,朕一旦遇見,定會親手斬斷其禍亂之根,以正乾坤。如今,爾等竟為其搖尾乞憐,朕對此并無異議,只是請諸位自行抉擇,讓朕見識一下你們口中所謂的骨氣與勇氣,它們究竟能在現實的天平上稱出多少重量。”
    蔡鷹揚面對著皇上的威嚴質詢,非但沒有顯露出絲毫的退縮之意,反而如同一塊頑石,在風刀霜劍中愈發堅硬,其身影在大殿之上顯得更為挺拔。他那寬闊的背脊猶如蒼勁古松,筆直地撐起了滿腔熱血與堅韌不屈。他的眉宇之間,猶如濃墨潑灑在宣紙上的山水畫,凝聚著一股不屈的意志,那股力量仿佛能穿透金鑾寶殿的紅墻金瓦,直抵天際云端。
    在這番景象面前,那些腹藏詩書萬卷,平日里崇尚氣節風骨的學士們,個個面色陰沉,心頭暗涌起一陣緊縮之感。他們在心底反復權衡:若是身陷這齷齪至極的水中,被迫屈膝行禮,那么所謂的斯文豈不是要被踐踏至塵埃?顏面何存?又如何面對自己一生苦讀研修所得的知識,以及那份高潔如蓮的志向?
    林小風,這位胸懷天下、情系黎民的忠良之臣,挺直脊梁立于巍峨朝堂之上。他的面容因憂慮而顯得更加肅穆,眼中滿是對國家社稷的深深掛念,仿佛承載了千萬百姓的期盼與哀愁。他沒有急于回應,而是選擇了一瞬的沉吟,讓每一句話都在心中醞釀,如同釀酒般越陳越醇。
    圍繞在林小風周遭的諸位學士們,他們的眼神如同火炬燃燒著熊熊怒火,然而這股熾烈的情感尚未觸及到靳臨坊這塊地界所蘊含的真實危機。對于這群習慣了廟堂之高的學士來說,靳臨坊就如同一座禁忌之地,平日里他們避之猶恐不及,決計不會輕易涉足半步。然而,世事難料,未過多時,眾人竟浩浩蕩蕩地踏上了通往靳臨坊的道路,沿途伴隨著他們的,是強裝出來的歡笑聲,那聲音隨著道路的曲折延伸,漸行漸遠,卻又似乎被大地緊緊吸附,無法消散。
    就在這內心自責如深淵般不斷擴大的瞬間,周圍的空氣驟然變得凝重而緊張,人群的情緒猶如烈火燎原般迅速蔓延開來。他們就像那堆被火星點燃的干草,瞬息間爆發出熊熊怒火和激烈的憤慨之情,無數雙眼睛炯炯有神,滿是對林小風的指責與聲討。他們的聲音匯成一股洪流,群情激昂,異口同聲地呼吁對林小風施以最嚴厲的懲罰,那震耳欲聾的呼喊聲仿佛驚濤駭浪般沖擊著整個空間,撼動了每一個角落。
    在通往外城的漫漫路途中,積水肆虐的程度讓人心驚膽戰,仿佛每邁出一步都像是在挑戰一片吞噬一切的沼澤。當他們歷經艱辛,終于抵達那破敗不堪的靳臨坊時,每個人都瞠目結舌,臉上寫滿了震驚與困惑。眼前的畫面猶如一幅末世畫卷:污水浩浩蕩蕩地流淌,滿目的殘垣斷壁浸泡其中,臟污渾濁的水深已超過了車輪大半,若有人在此處屈膝下跪,恐怕轉瞬之間污水就會沒過其胸口,淹沒至胸膛。
    污水迅速浸沒至他的胸口,那令人窒息的壓力宛如巨石壓胸,幾乎要將他的呼吸剝奪,而那股刺鼻且混雜著腐敗的氣息更是肆意侵襲,試圖動搖他的意志。污水之下,幾許不明來歷的雜物隨著水流搖曳擺動,它們的存在仿佛是這惡劣環境中的一種嘲諷,然而蔡鷹揚并未因此退縮。
    蔡鷹揚,這位內蘊剛毅、心志磐石般堅硬的學士,在那一刻展現出了驚人的堅韌與決絕。他的面容猶如鐵鑄,牙關緊咬,仿佛將全身的力量都凝聚在了這一瞬間。他邁步的動作沉重而堅定,一步又一步地踏入那污濁不堪的泥水中,每一步都在污泥中留下深深的印記,那是對艱難困苦的挑戰,也是對自我信念的堅守。
    面對著龍椅上威嚴的皇帝,林小風并未因那尖銳而凌厲的質問而顯現出絲毫畏縮之色,相反,他更加恭謹地垂下了頭顱,猶如一株堅韌的翠竹,在疾風驟雨中堅守其節。他的目光深邃而沉穩,答話時的語氣更是莊重且充滿敬意:“微臣決無半點冒犯圣心之意,只是懷揣對朝廷同僚以及天下萬千黎民百姓的深深關懷,憂慮這冗長繁復、刻板至極的跪拜儀式如同無聲無息的蠶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必將悄無聲息地成為消磨我朝英才精力的一大無形隱患。”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林小風高舉那承載著真相的簿冊,直指蒼穹,其動作中蘊含著無盡的悲壯與豪情。他豁然發聲,聲音洪亮且沉穩,猶如晨鐘暮鼓,震徹四方:“湯天谷心懷叵測,密謀戕害上官,證據確鑿無疑!我林某人在此立下誓,即刻啟程奔赴皇城,將此事稟報于龍顏之前,以期匡扶朝綱,還朝廷一片清明!”這番話語擲地有聲,如同石破天驚的一擊,震撼人心。
    昨夜狂風驟起,夾雜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整整持續了半宿,眾人原以為經過這一夜的洗禮,水位應有所回落,然而今日所見卻更勝昨日,恍如天地間所有的不公與悲苦,都匯聚在這片被水淹沒的土地上,形成了一種壓抑而絕望的氛圍。
    這番論甫一出口,便如雷霆萬鈞,石破天驚,瞬間令整個大殿陷入了異樣的寂靜之中。眾學士瞠目結舌,面面相覷,彼此的眼神交匯處,交織著驚訝、疑惑與不解的復雜情緒。他們或是緊皺眉頭,或是微微張口,卻都難以掩飾內心深處被林小風這一突如其來的提議所震撼的愕然之情,一時之間,竟無人敢于率先打破這沉默的氛圍。
    王景文穩立其中,深邃的目光緊緊鎖住這幕波瀾壯闊的場景,他目睹了眾人如棋子般整齊劃一地盡數跪定,便在這萬籟俱寂而又充滿緊張氣氛的靜默中,以一種沉穩而莊重的聲音向四方播散:“諸位大人,請在此安心靜候,切勿因焦急而心生躁動。陛下曾親口金玉良,倘若爾等能在虔誠的祈愿和沉思中有所領悟,便可徑直起身,坦然歸家;即便腹中饑餓難耐,亦不必有任何憂慮,必有專人及時為各位送上可口膳食……”
    終于,他開口時,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響徹整個殿堂:“陛下,我等若長久保持跪拜之姿,這不僅將耗損個人體力,更可能觸及到生命的根本,日積月累之下,傷及的不僅僅是個人筋骨,更是支撐這個國家運轉的一根根棟梁。試想,倘若朝堂上下,那些肩負江山社稷重任的大臣們因此而體弱多病,豈不是動搖了國之根本?進而影響到普天之下萬千百姓的生活繁衍,乃至國家的長遠安定?”
    林小風聞此名號,仿佛聽見了歷史車輪的轟鳴,瞬息之間,他的眼神凝重而決然,手中之筆猶如一柄銳利的劍,在那泛黃的簿冊上刻下了一行行鐵證如山的文字。筆尖與紙張摩擦出的沙沙聲,仿若山谷回蕩的戰鼓,宣告著一場即將改寫命運的風暴即將來臨。他手腕疾揮,每一劃、每一捺都深深刻入紙面,留下一道道飽含決心與勇氣的刻痕。
    一旁靜立的林小風,內心深處泛起層層漣漪,他在暗自思量如何才能洗脫自己身上若有若無的嫌疑,甚至于心頭掠過一個念頭,欲改名為“林賢臣”,以名正順地昭示自身的清白無辜。然而,就在這個尚未塵埃落定的想法還在腦海中盤旋之際,靖江帝嘴角悄然勾勒出一抹冷冽而深邃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冰封萬里的湖面陡然裂開一道寒光,瞬間凍結了整個大殿的空氣。
    靖江帝目睹眼前景象,喉結微微滾動,深深地吸納了一口皇宮中那混合著歲月和權力的沉郁空氣。他挺直腰板,那猶如洪鐘般的嗓音再度在巍峨殿堂的每一寸角落回蕩:“看來諸位肱股之臣對此頂禮膜拜之情尤為熾熱,朕便遂了你們的心愿,不妨就在這金磚玉階之上,繼續你們的虔誠長跪吧。若是疲乏至極、腹中空空,朕自會差遣御膳房備下滿席珍饈以供各位享用。”
    今日,九五之尊或許被你那口若懸河、機巧百變的辭暫時遮蔽了慧眼,但天道輪回,因果報應,早晚有一刻,你這顆承載罪孽與偽善的頭顱,必將高懸于城門之巔,以警示后人勿蹈覆轍。人群中響起一陣陣壓抑而憤懣的詛咒,如同磨礪著復仇之刃的低吼。
    此甫一落地,猶如晴空霹靂橫掠天際,那雷霆萬鈞的震撼力瞬間將大殿之內凝固成一片死寂。原本滿腔熱血、胸中懷揣著治國壯志的群臣們,瞬息間面色轉白,宛如寒霜驟降,他們本是滿懷熱忱為江山社稷而來,卻未曾設想今日竟要在冰冷堅硬的石板地上長跪不起,承受著從內心深處漫延至骨肉皮囊的雙重折磨,其中滋味,苦楚難,仿佛歲月在這無盡的屈辱與壓抑中停滯不前。
    然而,在這一片沸騰的人聲之中,悄然為湯天谷帶來了一股奇異的力量。那是一種復壯的膽氣,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筍,盡管外界壓力如山,卻也讓他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絲堅韌與不屈的可能,使他明白,在這場人性與命運交織的風暴里,他必須勇往直前,去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切挑戰與困境。
    他猶如一株頑強挺拔的蒼松,腰桿瞬間直如標槍,眼神中燃燒著決絕而堅定的光芒,猶如破曉時分刺穿黑暗的第一縷陽光。內心深處,一股浩然之氣翻涌,暗自掂量道:“法網恢恢,卻也有疏而不漏之處;林小風你雖身為讀書人,享受著國家俸祿,卻在職責面前退縮不前,這究竟是何種德行和才學,竟讓你有底氣凌駕于眾人之上,自詡為讀書君子?實則不過是個占據高位、空耗歲月的尸位素餐者,一個披著學問外衣的偽君子罷了。如今你竟敢舉報我們這些胼手胝足的百姓,我看你是真的踏上了自我毀滅之路,一場大禍即將臨頭,且看你如何應對!”
    “林小風——”湯天谷那沉厚如鐘的聲音,在空氣中炸裂開來,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胸腔底部凝聚起的一記雷霆,震撼人心,“你這個藏身于陰暗角落里的卑鄙小人,身受國恩卻不思報答,反而背叛了忠誠之道,我倒要問問你,究竟有何種品德能夠支撐起你的脊梁,又憑何資格自稱飽覽詩書、通達事理之人?你既無法踐行自己的使命,卻還妄圖囂張跋扈,將無辜之民推向火坑,我看你這是在玩弄烈火,引火燒身,一場空前的大禍已然懸掛在你的頭頂,只待時機一到,便要傾盆而下!”(本章完)
(..book303193031993898049910.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