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記親自去江鎮服裝廠視察工作,他看著一式兩份帶著英語的合同,激動的拿起來眼鏡戴上:“好,好啊!咱們江鎮縣也開始創收外匯了!”
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城市都在飛速發展經濟,負責分管這一塊的趙書記自然也不例外。目前縣城里最大的個體經濟就是江瑩瑩的服裝廠,這個廠子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創收外匯目前只有個別幾個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有,而他們一個內地的小縣城竟然也有這個能力,這讓他這個書記大大增加了臉面!
沈曉蕓當廠長以來,也沒少和政府打交道,所以心思轉的很快:“趙書記,這么大一筆訂單米國人急著要,我們還要保證質量,所以也需要政府的幫助呀!”
趙書記沉吟片刻:“如果是招工我們可以讓各單位動員一下,質量是一定要保證的,這批衣服代表的是咱們華人的技術!”
沈曉蕓故意為難的皺起眉頭:“招工是簡單,但是這工人去哪里生產呢?咱們廠子就這么大一片地方,總不能讓大家一直上夜班,這樣并不利于生產也不利于保證質量。”
趙書記那是什么人,沈曉蕓只這么一說,他就聽明白了她的意思,頓時笑起來:“你這丫頭和你嫂子一樣越來越滑頭呀,不就是說想讓我給你批塊地,擴大生產規模嗎?”
當初沈自誠辦這個廠子的時候,也沒有想過短短幾年會發展這么迅速,所以談下來的地方并不大,現在已經擴招過好幾次,生產任務緊張的時候,女工只能做三班倒,不然生產車間和機器根本就不夠用。
沈曉蕓眼巴巴看著他:“趙書記,這和外國人做生意才只是開始呢,以我嫂子的本事以后還得經常掙洋人的錢,咱們到時候總不能因為做不出來,把美元往外推吧?”
這當然是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