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福怎么可能記不得,因為他在被殺前,那頓酒就是與陸侯喝的,那頓酒,他想起了太多過去的往事,也知道若是沒有陸侯與長公主的提拔,他什么都不是,就是個泥腿子。
他除了一條命,什么都沒有,年輕的時候幾次遇到困難,窮的爹娘都打不起棺材,哪次不是長公主夫婦傾囊相贈,不計后果。
他唯一錯的就是不該生那么個孽障兒子,做了那么多壞事,長公主夫婦已經救過他不下兩次了。
再一再二不再三,第三次他闖了更大的禍,他也是關心則亂,又去求長公主夫婦。
他也知道這事為難了,可自古財帛兒女動人心,財帛,長公主夫婦給過不少了,兒女的債,他也要讓人家幫著還嗎?沒道理。
那日他提起當年的事,著實是豬油蒙了心,好在陸侯知道他是個渾人,喝頓酒,把話說明白,甚至為了讓陸侯安心,他還割下了自己的一截舌頭。
他想著回去就帶著媳婦離開京城,那混賬兒子不救了,他自作自受。
奈何還沒走到家門口,就被人從后面偷襲,那一刻,陳有福就知道,長公主終究不放心他。
只是長公主不知道,他前幾日喝了貓尿,對夫人說了若他遇害,就去狀告長公主的話。
不過就算是死了,陳有福也打定主意,國師府的人就是抽出他的魂魄來問,他也是一問三不知,絕對不會背叛長公主夫婦。
哪怕到了此刻,他也堅守住了對陸侯的承諾。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長公主為了安全起見還散了他的魂,甚至還毒殺了他夫人,他夫人臨終前的狀告,也是遵循了他的遺。
而陸侯也沒料到,長公主動手竟沒與他商量,哪怕他告訴長公主,陳有福不會說的,他答應我了。
但驚慌的長公主根本不相信,覺的人心隔肚皮,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