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不能拆開,但意思倒是理解了一些。
大概就是說,裴今宴去鎮戍關并不是因為氣她說裴今酌是自己夫君,而是有一些私事想不清楚,暫時不想回國公府,所以借著鎮戍關要人,便先去了鎮戍關。
蘇明妝在椅子上坐下,信紙攤在面前,兩只手支著下巴,喃喃道,“私事?心事?靜一靜?到底是什么事呢?男人啊……真難捉摸。”
……
同一片蒼穹下,
鎮戍關。
裴今宴剛來時,戰事雖緊張,但跟他一起來的禁衛軍小隊卻死活不讓他上戰場,只允許他在營中參與謀劃。
吳元帥也不敢讓安國公上戰場——整個北燕都知道,裴家就這兩根獨苗了,前些日子來一個,第一場仗就折里面;如果再折一個,他都不知道百年之后入了黃土,怎么面對老安國公們。
當時見安國公跟來,吳元帥也是兩眼一黑,心中暗道——怎么又來一個!
可以說,吳元帥人生最后悔的幾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聽信讒,把裴今酌要來。
他碰什么,也不能碰裴家的兩個寶貝疙瘩啊?
裴家是出了名的死心眼,弟弟剛落殘,哥哥又跑了上來!這是正常人能干出的事嗎?
所以吳元帥是下了軍令,絕不讓裴今宴上戰場。
裴今宴無奈之際,接到了蘇明妝的信,發現自己寫的“保重”二字引發誤會,便寫了信回去,說打算好好思考一下心中問題。
但這信剛發出去,大軍的糧草就被敵軍燒了!
行軍打仗,糧草最為關鍵!
糧草不足,不戰而敗。
所以,就要有一支隊伍去尋糧草。
但鎮戍關人手緊張到吳元帥要到朝廷要人,又去哪找人手去弄糧草?更何況,弄糧草說來容易,實際上困難重重。
鎮戍關交戰已經一段時日,道路受阻,還有可能遇到惡劣天氣和盜匪劫掠。
交戰之地周邊百姓也多受戰亂之苦,莊稼遭到破壞,若強行征糧,又易引發民怨,影響軍心民心。
所以這尋糧之人就需隨機應變,能征就征,征不到就想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