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逸在玄武門門口站了好一會,因為這一刻,他是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對方。
最后想了想,只能是回了對方一句,“你等我先當上了宰相再說。”
“唔……差不多相當于宰相。”
陶逸又補充道。
雖然剛剛唐太宗已經給他封了一個奉議郎,但以陶逸看來,絕對不會是什么大官。
估計,也就中等偏上一點點的散官吧。
以這個的身份去尚公主,門不當,戶不對,勢必容易招人非議。
唯一的辦法就是等他形同宰相,那很多人估計也就無話可說了,這形容宰相……在陶逸看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
畢竟,等他回去抄點《貞觀政要》,馬周、魏征的治國文章,估計也就差不多了吧。
當然,也不一定就是抄馬周、魏征的,抄其他朝代的,也不是不行。
只是要看情況來抄,因為朝代不同,甚至是所處的皇朝的歷史發展時期不同,也是需要用到不同的治國策略的。
這絕對不是說一成不變,也絕對沒有哪一種治國的方法,是能適應所有的時代。
說罷,陶逸又問李麗質道:“話說,奉議郎能給你父皇直接上奏疏?”
這問題可把李麗質給問住了。
但李麗質關心的卻不是這個問題的本身,而是……
陶逸這話,就相當于是變相地默認,以后要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