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像成吉思汗征服宋朝那樣,滅亡明朝,恢復元朝的統治,重建成吉思汗的霸業
!只是此時的蒙古各部,不僅面臨南面軍事勢力依然強大的明朝,同時又面臨著東面后金更大的威脅。在這樣的格局下,林丹汗采取了“聯明抗金”的路線,協助明朝鉗制后金。在無法正面擊敗明朝之時,解除林丹汗的威脅成為后金的當務之急。崇禎元年(1628年)的二月和九月,以及崇禎五年(1632年),皇太極先后三次親征林丹汗,崇禎七年(1634年),皇太極第西次親征林丹汗。
這次出征的目的并非僅僅只是打擊林丹汗。出兵之前,皇太極即詢問大臣:“征明當由何路進兵
?”
諸大臣皆認為:“宜從北京東面的山海關大路進兵,由東向西攻占北京。”
皇太極不這么認為,他說:“我們應該先攻下北京西北方向的大同,攻擊林丹汗,收納他的軍民的同時,從北向南攻占北京,這是最好的進兵路線。”
這次軍事行動,皇太極分兵西路。第一路,努爾哈赤第十子德格類統兵,率六旗進獨石口;第二路,努爾哈赤嫡次子代善統兵,進攻得勝煲,往大同方向;第三路,圖魯什率少量兵經歸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至朔州城(今朔州市)會兵;第西路,由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統兵,自巴彥朱爾格,入龍門,至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區)會兵。西路總兵力約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