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你沒本事,會從心里看不起你。所以說,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說套話?因為所謂套話,就是在職場的實踐工作中逐步總結歸納出來的語,你套我的,我套他的,在互相套用的過程中去粗取精,逐步完善,最后形成放之西海而皆準的規范套話。說這種語盡管群眾不大愛聽,但是絕對不會說錯話,犯錯誤。
傅宇光講完之后,按照程序,接下來就應該是鄭躍進發了。他是主持工作的常務副行長,按職場的規矩來說,他首先應該代表全體員工對新行長表示歡迎,然后簡要匯報一下前一段時間支行各項工作的大致情況,最后再向領導表個決心什么的,就是一篇很好的發了。
誰知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居然陰差陽錯地出了岔子,讓他一個上午的精心努力都泡了湯。
紙里包不住火,這話這是一點不假。別看鄭躍進看上去是在精心地準備著今天的這個歡迎大會,實際上他的心里非常地不痛快。他反復地問自己:我為什么要這樣熱情地歡迎那個不懂銀行業務的傅行長?我一手籌辦了城北支行,郭行走后我又一首在主持支行的全面工作,我是全行有名的業務尖子,為什么放著我不提,卻提拔了那個純屬外行的傅宇光?分行領導層這么做公平嗎?
在傅宇光發的時候,他又想:中國的職場就是這樣,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句話用在此時此刻真是太貼切了。這個傅宇光除了吹拉彈唱寫小說,他還懂個什么?憑什么讓他來領導我?他這樣想著,就不由自主地表現了出來。
鄭躍進的發前半部分沒什么毛病,歡迎的話說過了,前段工作也匯報了,決心也表完了,按理說該結尾了,誰知他畫蛇添足地說了這樣一番話:“據我所知,傅宇光行長過去在部隊文工團是有名的筆桿子,寫過許多成功的作品。他雖然不懂銀行業務,但是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我相信,他到我們城北支行主持工作以后,一定會把我們這個集體搞得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這番不合時宜的話讓唐副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