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可能會背叛她,只有錢不會。
墨蘭是真沒想到,趙策英竟然會做到這一點。
她抱著趙策英,頭埋在對方脖頸處,聲音輕柔:“我知道了。”
兩人一時之間,情意綿綿,又是一夜巫山云雨。
接連半個月,墨蘭風雨無阻,日日進宮隨著沈氏侍疾。
太后頭疼的越發厲害,太醫們卻束手無策。
她認定太醫們是庸醫的太后,開始叫手下的人去民間找名醫。
相對應的,太后的病情也傳出了宮,越演越烈。
一些夠資格進宮的老牌勛貴家的女眷開始頻頻往宮里遞牌子,要求見太后。
尤其是太后一脈的達官顯貴們,甚至覺得是官家對太后痛下殺手了,嚇的趕緊進宮看望太后的情況。
結果這些女眷們一批一批的來,來時抱著各種各樣的念頭,走時卻統一只有一個念頭:太后可真離譜!
繞是太后的娘家人,曹家來的女眷。
一開始也以為太后遭遇了毒手,氣沖沖的遞牌子要進宮面見太后,甚至抱著若是皇后不允就一頭撞死的決心。
誰知一腔怒火仿佛打在了棉花上。
沈氏不僅迫不及待的同意了曹家人進宮,甚至讓對方親眼看到太后是怎么折騰人的。
此時的太后因為整日被頭疼折磨,根本顧不上體面,怎么折騰人怎么來。
這下可把曹家人看得目瞪口呆。
這,太后這生龍活虎的模樣,哪里像是病了?
曹家人氣沖沖的來,灰溜溜的走。
如此,不過十幾天的功夫,汴京就傳遍了太后的流蜚語。
這其中就有平寧郡主的功勞。平寧郡主得了墨蘭的意思,似是而非的說了些話。看似是在幫著太后,實則句句道出對方在裝病折騰人的事實。
平寧郡主是太后身邊養大的,其他人自是相信。
就要越演越烈,說太后無理取鬧,每日喊著頭疼,實際上活蹦亂跳。
一頓飯能吃三碗米飯,還每天想盡法子折磨皇后和桓王妃,皇后和桓王妃都瘦了一圈呢!
倘若太后是官家親生的母親,旁人也不會說什么,頂多說太后是惡婆婆。
可如今正是官家和太后奪權的時候,這讓朝臣們不得不懷疑,太后是用這種惡心的方法,逼著官家和桓王退讓。
畢竟人人都知道,官家和皇后是患難與共的夫妻。桓王更是只有桓王妃一個妻子。
這下可讓朝臣們惡心壞了,覺得太后這手段太過惡心。
朝政的事,你牽扯到后宮做什么?
隨著流傳揚開來,許多人開始覺得,太后本身就是個偽善的人,只不過以前是勝利者,所以能夠維持體面。
如今贏不了官家,就開始不要臉面了。
甚至有些人開始回想太后當年當皇后時的所作所為,試圖扒出一些蛛絲馬跡,來作證太后是個偽善人的念頭。
就在這風口浪尖上,墨蘭非常合時宜的“病倒”了。
她自己精通醫術,隨隨便便配點藥,就能營造出累病了的脈象。
而經過太醫診斷后,確定了墨蘭“病倒”的原因,就是累病的。
這一下,太后的口碑徹底崩塌。
一個口口聲聲說自己病了,卻活蹦亂跳,那么多太醫沒一個能診斷出問題。
一個直接累病了,甚至脈象都被太醫把出來了。
世人會相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