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沉吟了一下:“雖然不開祠堂祭祖了,可畢竟是中舉這樣的喜事,總要慶祝一下,如今年景不好,就不辦酒席了,村里每戶人家給三十斤糧食,也讓大家沾沾長平中舉的喜氣!”
劉有才聞更高興了,這陳氏,做事就是大氣,村里有五六十戶呢,加起來就是將近一千多斤糧食,說給就給了。
一家三十斤,已經不少了,省著點吃,夠嚼用一陣子呢,可比酒席啥的實惠多了!
“那我代大家伙謝謝長平了,預祝他早日高中!”
劉有才臉上笑開了花,皺紋都舒展了許多。
陳翠和長安并沒有在劉家坪過夜,而是在天黑前就又回了縣城,安排縣城莊子上的人把攢的糧食裝車,明天一早運回劉家坪去。
這一千多斤糧食對她來說不算什么,一家三十斤,聽上去也不多,可卻是她對于老家鄉親們的一點心意,幫扶他們度過這個難關。
夜里,陳翠他們住在了縣城的房子里,大河一家四口也在,長安和兩個表兄弟相互討論學問,陳翠則跟兄弟和弟媳敘說別情。
“這兩個孩子如今讀書怎樣?”陳翠問起了兩個侄子的學業。
“嘿嘿,先生說這倆臭小子明年可以下場試試。”陳大河語氣中不乏自豪。
先生既是這么說了,就代表孩子學的不錯,有很大的希望能考中,這怎能不讓他這個當爹的高興呢!
“不錯,不錯,他們倆沒虛度光陰,進步挺快的。”陳翠笑盈盈的說道。
娘家侄子出息,她只有高興的,要是如果可以,她恨不得讓幾個侄子都去讀書考學,將來改換陳家的門庭。
不過,就算是只有大河家這一支出息也不錯,將來也可以帶動別的房頭的子孫。
陳翠跟弟弟弟媳聊到深夜才睡下,次日一早就又坐上馬車返回了府城。
長平過些日子就要啟程,要安排的事不少,家里離不得她,不得不這么趕。
入夜回到府城的家里時候,陳翠的腰都快直不起來了,這些日子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舟馬勞頓的,也實在是吃不消,等忙完這陣子,她要好好的休息休息。
陳翠簡單洗漱后,便回屋躺下歇息了,她躺在床上,想著長平此去京城,路途遙遠,須得準備充足才行。
第二日,天剛亮,陳翠便起身了。
時隔幾個月,一家人又難得齊聚在庭院里,共同做五禽戲。
如今天已經開始變冷,練完之后身上都是暖洋洋的,然后才開始吃早飯。
長平回書房學習,長安和長富則是去了書院。
陳翠喚來徐大貴,對他能在混亂的環境中護住長平做了一番嘉獎和肯定,賞了他十兩銀子。
徐大貴被夸的臉上泛著紅光,手里拿著銀子,心下卻羞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