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見張太太此時心情還算不錯,就跟她提了辣椒種植以及后續產品開發的事。
張若梅果然對此感興趣,辣椒這種調料,她太喜歡了,吃的過癮,很合她的口味。
“你手上的種子能種多少畝地?”她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大概能種十幾畝。”陳翠說了個保守的數字。
空間里的辣椒樹一直都在持續的結果,現在植株都長到她的脖子這么高了,已經擠壓到了玉米的生長空間。
她近期打算把它們拔掉,或者移植出來嗎,反正攢的種子也足夠多了,以后辣椒可以放在空間外繁殖。
“那畝產能有多少斤?”
陳翠想了想,回道:“民婦只是在自家后院里種了一片,沒有太大規模的種植,但是如果小心照料的話,應當不少于三五百斤。”
其實,她覺得畝產怎么也會在五百斤以上,但是辣椒這種東西,怕旱又怕澇,萬一照料不好,或者氣候不對,是肯定會減產的,所以,她就沒敢多說。
張若梅又問道:“那做一斤辣椒油和一斤火鍋底料需要成本幾何?”
“辣椒油我是用豆油做的,一斤豆油四十五文,加上香料,不超過六十文,火鍋底料用的香料比較多,還要用到牛油,算起來一斤成本大概要三百文左右,當然,這些價格都是不包含辣椒在內的,辣椒也可以直接炒菜的時候放入,或者碾碎成粉當調料用。”
張若梅聽完,就把手托在下巴上凝神思考,顯然是在思量這其中的可行性。
半晌后,她才說道:“讓我想想,過兩天我再回復你。”
陳翠自然點頭應是,然后就起身告辭了。
出門之后,她才將那個裝著銀票的小盒子仔細摩挲了一番,看著盒子上頭精致的花紋,她的心不禁有些顫抖。
一下子進賬三千兩,陳翠覺得自己一下子成了個富人。
按如今的物價,只要不刻意揮霍,這三千兩足夠全家人衣食無憂的用許多年。
當然,家里有人讀書的話例外,尤其是同時有三個讀書的娃。
之所以古代識字的人少,就是因為讀書上學是非常費錢的,而且越往上,花費越多。
普通人家溫飽尚且不能保證,哪還有這個余錢讓后代讀書識字呢。
長平三兄弟也知道自己學習的機會得之不易,因此才這么努力。
陳翠已經知道了孩子們為了省錢而抄書的行為,她雖然不是很贊同,但也沒反對。
抄書固然費時間,但也同時能讓他們更好的加深對書本的印象,更加知道學習的辛苦和錢財的來之不易。
所以,這三千兩她不打算對幾個孩子全盤托出,只告訴他們分到錢了,但是具體數目就不必公開了。
因為孩子們畢竟年紀還不大,乍然知道家里多了這么些錢,很難說會不會對心性造成影響。
萬一他們覺得自己家的錢足夠多了,就不努力了呢,或者覺得有這么多錢以后可以躺平了,就不想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