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才不管劉家老宅的人怎么想,劉有糧又有什么心思打算,他們一家人初一下午就回了縣城,重新恢復了日常的生活。
因為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們家在守孝,也沒人來串門拜年,家里清靜的很。
雖然市面上還沒開市,但是家里年前已經囤了足夠的吃食,麥氏更是不遺余力的變著花樣給一家人做吃的,每天飯后幾個孩子都要摸著肚子在后院活動消食。
學堂是正月十八才開學,所以這個半個月仨孩子能一直在家。
陳翠覺得孩子們平時上學辛苦,有心讓他們趁著過年休息休息,放松一下,哪知道各個都是不聽勸的,天天仍舊是手不釋卷。
就連回老家那天,他們還各自拿了本書回去,睡前背誦默念。
陳翠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熱愛學習固然重要,可好的身體也非常關鍵,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坐著,運動量這么少,將來身體早晚會吃不消的。
陳翠想起曾經聽說過的古代的健身操,就問長平聽說過五禽戲沒有。
長平有些奇怪,他也只是偶然聽先生提起過,娘怎么會知道這種醫家養生的法子呢。
陳翠淡定的答道:“我是聽給縣令夫人看病的一位老大夫說的,他曾經提議張太太沒事的時候練練五禽戲,有助于豐盈氣血,強身健體。”
長平點頭:“我們先生也是這么說的,他平時就經常練五禽戲,說這個法子尤其適合久坐以及不常活動的人,張太太挺合適的。”
“那你開學之后就去問問先生能不能跟他學一學,學會了教給我們,我覺得咱們全家都要練起來。”
“好。”長平應道。
他近期讀書的時候,也時常覺得脖頸不適,眼睛也偶有酸澀,也確實需要多活動活動。
至于兩個弟弟的意見,他沒想過問,他跟娘都練了,他們還能說不嗎?
正月十七這天,欽差胡大人派人來傳喚,讓陳翠一家人前去縣衙。
原來,胡大人準備這兩天就啟程回京,感念于陳翠對于種植玉蜀黍的技術上給予的幫助,臨行前特意招她和幾個兒子前去相見。
胡大人雖然沉浸農事多年,可也是苦讀多年,科舉出身,才學是不缺的,得知他們去年才開始讀書,就隨意考教了幾句。
雖然都是些難度不深的,可沒想到這幾個孩子對答如流,毫不磕絆,可見平日應該很用功,基礎扎實。
“好,好,好,都是好孩子,將來有機會考取功名,咱們京城再見,陳太太享福的日子在后頭呢!”胡大人贊嘆道。
“您謬贊了,咱們出身農家,這幾個孩子資質一般,讀書又晚,勝在勤勉,能讀書明理就夠了,功名什么的咱們可不敢想!”
陳翠謙虛道。
“那可不一定啊,孩子們的前程還在后頭呢!”
胡大人話中似有深意,卻又就此止住了話頭,轉而說起了關于玉蜀黍種植的事。
從縣衙離開后,陳翠和孩子們的心情都很好,長平抱著著歲歲睡覺,長富在跟長安小聲議論胡大人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