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辦喪事真的很折磨人,幸好這些都是大房的長子長媳負責操辦,他們二房的人只需要聽安排就好。
陳翠帶著幾個孩子趕回來的時候,靈堂什么的都已經布置好,老太太的棺材是早就預備下的,已經裝裹好入棺了。
孝服也由村里全可人縫制完畢,他們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身份穿上就好了。
陳翠身為兒媳婦,里外要穿兩層孝衣,頭上還要頂著孝帽,長平他們稍微好一些,但也要在衣服上罩一層孝衣。
就算孝衣都是粗麻所制,足夠透氣,可奈何天熱啊。
這種天氣,就算是什么都不做,穿著一身孝衣跪在地上一天也夠受的。
靈前的火盆里紙錢一直在燃燒,往外散發熱量和煙氣,熏的人難受,更別提還要時不時的哭嚎,因此,陳翠身上的汗就沒消過。
三兄弟跟堂兄弟們跪在另一邊,陳翠旁邊是周氏、月娘以及潭氏,歲歲也跪在她身邊。
雖然這孩子哭不出來,可也要在這跪著充數,煙熏火燎的,歲歲的小臉熱的通紅。
潭氏的女兒因為太小就沒抱來,陳翠也想讓歲歲也去邊上屋子帶著,起碼不用在這里讓膝蓋遭罪。
可周氏卻講:“弟妹啊,我孫女那是不會走沒法跪下給她老奶哭靈,歲歲可是能跑能跳會說話了,要是讓人知道她不給親奶奶跪靈,將來名聲傳出去不好聽啊!”
陳翠:我閨女才一歲半,熱的都快中暑了,我管它屁的名聲!
“大嫂,我聽說娘是因為被爹踹那一腳人才沒的,是不是這樣啊?”
陳翠沒有再說讓歲歲去邊上歇著的話,反而提及了婆婆的死因。
其實,從接到老周氏的喪信開始,她就懷疑婆婆是死于那一踹之下,最大的可能是脾臟破裂。
就算是在現代,脾臟破裂的傷者如果沒能及時搶救,生還的機會也很小,更不要說是古代了。
周氏聞心里就是一顫,她如今最怕的就是被人提及這件事。
今天從醫館回來的時候,她在車上哭了一路,長興也前頭趕著車也是一個勁的抹淚,倆人剛一進村就被人看到了。
牛車還沒進家門,她的哭聲就先傳進去了,這種拉長調子的哭法,不是家里死了人是不可能會有的。
當劉有糧聽到兒媳婦哭的這個腔調的時候,心里就是猛的一驚,難道是……
等從兒媳婦嘴里確認了消息,和看到老婆子那依舊面帶痛苦和不甘的面容,他直接暈了過去。
幸好村里的人都得到了消息,紛紛上門來幫忙。
劉有糧雖然醒過來了,卻一時打擊過大,頭暈目眩的起不來身,只能躺著。
劉有才也帶著兒子媳婦來了,再加上擅長主持紅白事的柱子,還有熱心的村里人,就算是沒有劉有糧主持大局,老周氏的喪事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凡是需要拿主意的,就先問過周氏的意思,不需要主家做主的,他們就按常規的去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