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按照她現有的條件,也算不得什么強者,根本就還處于社會的底層,在張太太這個縣令夫人面前做小伏低,也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況且,她只是態度上謙卑,并不是諂媚,在階級森嚴的古代,如她這般才是正常的。
其實,就算是在號稱人人平等的現代,也從來沒有實現過這一口號,特權階級比比皆是,只是做的更隱蔽,不像古代這么明晃晃的罷了。
“你準備讓孩子去哪個學堂?”張若梅聽到陳翠行動力如此迅捷,心下贊嘆,不由開口問道。
“聽說洞明學堂不錯,我正打算去問問。”陳翠連忙答道。
張若梅跟著老爺來了這陰平縣大半年,雖然極少出門,但也不是對縣里的事一無所知。
她知道洞明學堂是縣里首屈一指的學堂,城里的富戶們都爭相把自家孩子往那里送,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進得去。
不是沒有人想多掏贊助費走后門,可那要在學生水平有個差不多的情況下,要是成績實在提不起來,拿再多錢也沒有用。
偏偏洞明書院背靠著縣里最大的望族周家,且人家家里不止有致仕的翰林,族中子弟讀書者眾多,還有幾人在外地做官,不是普通富戶能招惹的起的。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底氣和靠山,洞明書院才能吸引來這么多優秀的先生,能一直對生源把控嚴格,穩坐全縣第一。
張若梅倒是沒覺得陳翠一介農婦,想把孩子送到縣城最好的學堂有什么不對,只是有些擔心她家的孩子考不進去。
畢竟,她也對洞明書院的招生嚴格有所耳聞,擔心劉大嫂對孩子盲目的自信,到時候會被拒之門外。
但她不好明說出來打擊人家的自信,只是叮囑道:“若是在縣里有什么為難的地方,可過來尋我,莫要見外。”
陳翠真誠道謝,但她倒是希望這句話用不上,因為一旦要求到縣令夫人跟前,就意味著她遇到了麻煩。
她在縣衙略坐了會,便告辭去打聽學校的事,說是下午再來。
張若梅也沒虛留她,她這會子其實她熱的身上難受,根本不想見客應酬。
但是老大夫居然還讓她每天起碼在日頭底下曬上一刻鐘,她覺得自己可能會被曬暈過去。
送走劉大嫂,趁著日頭不算太高,張若梅就讓人搬了張躺椅到房檐下,自己趴了上去,讓丫頭打傘遮著她的頭臉,開始曬了起來。
陳翠帶著歲歲駕車來到了洞明學堂,跟守門的青衣老者說明了來意,得到了相應的答復。
學堂每月初一開設考試,給那些想插班就讀的學生機會,提前十天來報名就行,到了初一那天來考試,考完當天就能出結果。
“那考生是否有年齡的限制?”陳翠擔心的是長平,他的年紀畢竟比一般的蒙童要大上不少,擔心會因此而被拒之門外。
那老者有些奇怪的看著眼前的農婦,似乎是不明白她為什么會提出這種問題,拱手道:“圣人:有教無類,任何人都有學習的權利,只要有心向學,年齡自然不是問題。”
陳翠沒想到,眼前不過是一個守門的老者,居然能將圣人之脫口而出,難道這就是高級學校的底蘊么?
她也向對方施了一禮:“多謝您解疑答惑,請問咱們書院的束修是多少”
那老者似乎是對陳翠談錢的事有些不悅:“現在談這些為時尚早,還是等考試通過之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