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麥子和糜子全部脫粒完成,曬干收進糧倉,已經是十天之后的事了。
經過一個農忙季,全家人都黑了不止一個度,臉、脖子跟身上完全是兩個顏色。
陳翠的皮膚原本就有些粗糙,這么一黑,看上去就更加顯老。
幸好她五官生的好,底子能打,倒也不是太難看,就是顏值嚴重下跌就是了。
陳大海臨走前,心疼的看著妹妹黝黑的臉龐,想著她年輕時候的水靈樣:“你也別太辛苦了,這幾個孩子讀兩年書就能去做工了,到時候在鋪子里有了差事,能拿錢回來,你也能輕松些。”
其實,他對于翠翠讓三個孩子都去讀書的事也不是十分理解,畢竟,一年要花這么些錢出去呢,可爹說了,這是妹夫的遺愿,而且妹妹自有打算。
陳大海走后,陳翠想著他剛才憐惜的神情,不由摸摸自己的臉。
好像是有點粗糙,但是至少沒有痘痘,也沒有皺紋,不過,我現在難道真的很丑嗎?
她從陳氏的記憶中,是知道她長的不錯的,是附近村子數的著的姑娘,不然也不會嫁給家境好的劉二勇。
但是陳翠從穿過來之后,就為了生計發愁,根本沒那個時間來關注自己的長相。
而且,她寡婦的身份也容不得她打扮,干脆就故意邋遢,一點都不收拾自己,平時連擦臉油都不抹。
只是,她做的是不是有些過了,連陳大海這個糙漢子都覺得她太糙了,那她是不是該略微收拾下?
家里是有面銅鏡,可好久沒打磨過了,照人糊的很,只能勉強看到五官。
陳翠覺得,等忙完這陣子,也要好捯置捯置自己,不說光彩照人,起碼不能老的過分。
過陣子去鎮上的時候,讓人把銅鏡磨一下,方便隨時關注自己的外貌。
畢竟,她如今才三十出頭,要是往后都能吃的好睡得好,起碼能活到六七十歲,可不能未老先衰啊!
夏收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交賦。
這幾年每年的標準都一樣,早就公布了,家家按照田畝數,稱出來相應的糧食,統一送到村正家,由他匯集到一起,用牛車拉到鎮上,一起交上去。
往年是劉有才和劉有糧兩家的牛車一起拉著,但是去年劉有糧家的病牛賣了,今年剛買的一頭小牛犢子才三歲,拉不得重物,就征用了陳翠家的騾車。
村正家幫了她家這么多忙,提供了這么多便利,不過是拉著糧食去一趟鎮上而已,陳翠自然不會推脫。
甚至,她讓長平也一起跟著去了,說是去趕車,其實是想讓他去增長見識。
畢竟,交糧的時候要跟鎮上的稅官打交道,讓長平也看看官面上的人的做派,村正又是如何應對的。
交完糧食,長平趕著騾車回來的時候,果然臉上的神情不同往日,多了許多思索。
陳翠也不說破,有些事需要他自己想明白,只是叫上他又一起去了村正家,去商議種玉米的事。
看著陳翠帶來的一小袋黃澄澄的玉米子,劉有才捏起來一粒看了又看。
“你說這東西叫玉蜀黍,耐旱又高產?”劉有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