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家,陳翠就開始動手實施她改造騾車的計劃,將買回來的油布仔細量過尺寸之后裁剪,然后圍在車子四周,形成了一個三面封閉的車廂。
前面的門簾則是用一個舊褥子改造而成,外面縫上一層油布,這樣掛上去擋風又保暖。
幾個孩子都對改造后的騾車贊不絕口,這樣他們坐在車里就不用受風吹日曬了。
陳翠有些得意的說道:“娘還打算在車里兩側做兩個能折疊起來的座椅,到時候就不用坐在車廂里蜷著腿了,再放一個能折疊的小桌子,能擱點東西啥的。”
這也是陳翠見了那折疊后的頂棚才有的想法。
她以前看那些電視劇里的馬車,兩邊都有座位,有的還有小桌子和儲物的空間,車里不止能帶吃的喝的,還能放暖爐和冰鑒,坐車的人甚至能悠閑的在車里下棋看書。
她一個鄉下的騾車,不要求這么高端,加裝個能折疊的座位還是可以的,再做能折疊的個小桌子,多少能放點東西,這就夠了。
不過,安裝座位這事她可做不了,還是要找木匠這種專業人士才能操作。
于是,陳翠讓長平趕著騾車去了劉有山家里。
劉有山見這母子二人帶來,還以為他們等不及了,來催桌椅和衣柜的,連忙說:“東西快好了,就差最后的收尾和打磨了,保證不耽誤你們用。”
“有山叔,我們今天來不是為了桌椅和衣柜的事。”陳翠笑道,“是這樣的,我想著給騾車裝兩個能折疊的座椅,放個小桌子,您看這事能成不?”
劉有山聽了,上前仔細查看了一番騾車,點頭道:“可以是可以,不過這得花些功夫。”
陳翠忙問道:“大概要多久能做好?”
劉有山估摸了一下時間,“至少要三天吧,其實這桌子和椅子簡單,主要是這個折疊的連接件有點麻煩,我要琢磨一下,到時候估摸著能跟桌子和衣柜一起完工。”
“那行,到時候我再把車趕過來,勞煩您給安裝上,我用車子把這些家具一起拉走。”
劉有山點點頭,隨即又有些遲疑的看著騾車問道:“這車子是你家的嗎?”
“嗯,您也知道,二勇沒了,地里的活我一個人撐不起來,買個騾子好干活,也能接送幾個孩子上學。”陳翠低聲道。
劉有山眼神有些復雜的盯著騾車,含糊的附和了一聲:“是,你說的是,一個人帶幾個孩子確實不容易。”
他記得二勇死的時候,喪事辦的還挺簡薄,可見陳氏那時候手里應該沒什么錢。
這才過了多久,就要送三個孩子都去上學,還買上了騾車,難道真的跟村里人說的那樣,陳氏靠著娘家,有了什么掙錢的門道么?
劉有山有心想問一句,但是他平日里也不是愛跟人攀扯的,而且往日里也跟二勇和陳氏沒什么交情,不好意思問出口。
正在猶豫間,陳翠就已經提出告辭了:“有山叔,那我們就先回去了,一切拜托您了!”
劉有山只得吶吶的應了一句:“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