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山身為木匠,家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材。
相比來料加工,這種包工包料的活賺頭更多,他自然更喜歡。
他去廚房柴火堆里抽了根木棍,在地上來回劃拉了幾下,算出了用料。
接著報了價格:“一張五尺長桌,三張方凳,一個衣柜,一共八百五十文。”
他怕陳翠嫌貴,還特意解釋了下:“這種衣柜我從前沒做過,下料的時候要琢磨琢磨,二十個竹編的衣架也費不少功夫,所以比普通的柜子要花費高些。”
他身為木匠,平時給十里八村做的最多的是床、桌椅和箱子,衣柜這種做的不多。
主要是鄉下人家,衣服也就那么幾件,用箱子裝就夠了,用不著那種衣柜。
其實,陳翠并沒有覺得這個價格貴,只是對交貨時間多做了點要求,希望他能盡快趕工,能在正月十五之前交付。
因為她記得,那學堂好像都是在十五之后沒兩天就開學了,希望不要耽誤孩子們用。
劉有山算了算時間,應該來來得及,就點了點頭。
母子兩個回去的路上,長平興奮的跟陳翠說餓了自己的發現:“娘,有山爺說他不認識字,可是他會算數,我看見他在地上劃拉的了。”
陳翠笑道:“他當然要會算數,不然給人做家具,不知道該用多少木料,不會算怎么裁木料最省,浪費了人家的東西,主家肯定要怪罪的。”
“看來這木匠也不好當啊!”長平自自語。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學習其中的門道,就算是種地,也要會看天時,懂的莊稼的習性,我在府城的時候,聽人家說還有專門教人種地的農書,也不知道上面是不是寫了種地的訣竅。”
“啥還有教人種地的書!”長平驚嘆道。
“是啊,我這也沒想到不是,等你們學會了認字,回來也教教我,我想知道那些書上說的究竟是啥。”陳翠笑著說道。
“嗯嗯,肯定的,我回來指定把學會的字教給娘。”長平猛點頭。
“等過兩天去給你們爹上墳的時候,也把這樁喜事告訴他,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陳翠嘆了一口氣,略帶了些傷感說道。
“嗯。”長平低低的應了一聲。
年三十這天,雖然陳翠家里不能貼春聯,不能放鞭炮,也不能去去親朋家里去拜年,可依然很熱鬧。
陳翠做了四五個菜,幾個孩子動手,包了兩篦餃子,全家人吃的都肚子滾圓。
最近幾天因為三餐里有肉,這幾個孩子一時控制不住,都食量猛增,陳翠覺得再這么吃下去,說不定就該積食肚子疼了。
所以,飯后她讓這幾個都在后院走趟,溜達幾圈,免得消化不良。
三兄弟干脆點了上了陳翠買給他們的花燈,在后院里玩耍。
歲歲非要跟著湊熱鬧,讓娘抱著她一起去。
自從這丫頭會叫“娘”了之后,她幾個哥哥都燃起了教她喊人的熱情,讓她學著叫“哥哥”。
這么些時日下來,倒也是有些成果,歲歲除了會叫“娘”之外,還學會了喊“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