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老宅。
長安走了以后,老周氏對著那條大魚撇了撇嘴,從鼻子里哼了一聲。
這算啥,昨天剛落了她的面子,今天送條魚過來,這就算完了么,那點心呢,為啥不給她送來!
她扁扁嘴:“你們誰要吃誰吃,反正我不吃。”
大兒媳婦周氏看了一看公爹,見他沒說什么,就笑著將魚端到廚下熱去了。
雖然村里有河,可里面只有小魚小蝦,這么大的魚可不常見,好歹也是肉呢!
劉有糧見兒媳婦走了,才對老妻說道:“你跟孩子置什么氣,昨天在大路上就那么鬧了起來,除了讓人看笑話,還能有啥用”
老周氏怒道:“呵,他們做的不對,還不許我說啦,放著自家的牛車不用,跑去借人家家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們不肯借呢!”
劉有糧無奈道:“那他們要是真的過來借車,說是要去縣城,你肯借嗎?”
老周氏差點脫口而出“不借”倆字,可隨即就忍住了,嘟囔道:“都沒來借,咋知道我肯不肯呢,那群小崽子就是沒把咱們放在眼里,自從分家以后,跟咱越走越遠,真像是兩家人了!”
劉有糧都不知道該說老妻什么好。
孩子來借車,你不肯,孩子不來借,你又生氣,這讓人家該如何是好呢!
至于老妻說的兩家人那話,他也沒辦法。
其實,自從二兒子一家分出去以后,他就隱隱有些后悔,后悔以前做的太過,只顧著有出息有本事的長子一家,將二兒子一家壓的太狠。
其實他原本是想著,先把老大一家供出來,大房有出息了,再提攜老二一家。
可他沒想到,二兒子根本不明白他的苦心,只看到了自己對老大的好,覺得自己偏心太過。
老二提出要分家的時候,細數了這些年來他和妻兒所受的委屈,劉有糧這才知道,二兒子這些年來對他積攢了這么多的失望。
他當時看著老二一頭撞到桌子角上,頭上血刺呼啦的,就覺得心驚膽戰。
來給兒子治傷的老大夫說,這幸好是被及時拉了一把,卸去了一部分力道,不然頭上的洞更大,草木灰都止不住,不用等他人到,血就流干,人就死了,也不用治了。
他這才知道,老二要分家的心如此堅持,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一條命!
罷了,罷了,都鬧到這一步了,再硬湊在一起也沒法子和平共處,干脆分了算了。
沒想到的是,分家不過才半年,老二人就沒了。
他跟老伴白發人送黑發人,自然傷心難過,老伴更是悲憤交加,覺得也許不分家,二兒興許就不會死。
老婆子將心里的一干怨氣,都轉嫁到了二兒媳和二房的幾個孫子身上。
他勸過,說過,卻都沒什么用,也只能任由她去了.
罷了,老子年紀大了,就讓二房的小輩多擔待點吧!
雖然陳翠覺得一大早吃紅燒肉油膩,可幾個孩子卻不嫌棄,各個對著肉片子吃的噴香,一旁的油渣炒白菜也是非常受歡迎。
陳翠吃不下紅燒肉,但是油渣白菜還是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