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翠說了一大堆,可長平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相信,情緒仍舊有些低落。
也是,陳氏原先不過是一個農家婦女,勤勞能干是不假,可并沒有什么出眾的才能,凡事慣于聽自家男人的。
如今她男人也不在了,卻還說出讓他們兄弟幾個都去讀書的番豪壯語,所以就連她自己親兒子也不敢相信吶!
陳翠見他不信,也沒有多說什么,等她掙到了錢,家里日子越過越好,真的有能力送他們讀書的時候,自己的話自然會被取信。
母子兩個背著柴火和背簍慢慢下山走回家,一路上陳翠都留心觀察周圍的環境,牢記路線。
她不想每次上山都要兒子跟著帶路,做點事太不方便了,最好能自己認識路,才有機會發現財富。
他們到家的時候,發現留在家里的長安和長富也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歲歲正在酣睡,后院的菜地都澆了一遍,山藥煮熟了,饅頭也熱了,另外長安還把半顆白菜切好了,等著陳翠回來下鍋炒。
陳翠對這兩個小家伙好一陣表揚,好似他們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一樣。
她雖然沒孩子,但多虧了現代媒體發達,獲知消息的渠道多,她在不知不覺中被動了解了不少養育孩子的知識。
有一條她記得很清楚,就是說要對孩子多表揚,多贊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陳翠就小小實踐了一下,果然有用。
長安和長富倆人被夸之后,做事越發的積極主動起來了。
陳翠把鍋里的東西取出來,開始炒菜。
唉,只有一口鍋真是不方便,沒法同時蒸和炒,只是鐵鍋太貴了,這口中等大小的鍋買來花了七百三十文,如果要再買一口小點的,起碼也要花三五百文。
以他們如今的家底,暫時還買不起另一口鍋,只能先將就著。
炒菜的時候,陳翠就在遺憾,這里好像沒有辣椒,至少陳氏從沒聽說過辣椒這種東西。
如今能在菜里添加辣味的,是山茱萸。
不過這東西多數時候是在藥店賣,而且價格貴,一兩山茱萸要十幾文錢,只有家庭寬裕的人家才會買來做調料,一般農戶家庭甚至都不知道有這個東西。
陳氏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劉有糧年輕時候跟著人跑單幫,在外面見識過,閑談的時候曾經提起,后來劉二勇就把這當成個稀罕事跟自家媳婦說了。
劉家坪原本就是個小山村,村里的人沒事不會出去,誰要是去了鎮上,回來準會有人打聽情況,要是誰去了趟縣城,那回來少說也要講上個三天他的縣城見聞。
像劉有糧這種年輕時候就跟著人外出闖蕩的,簡直就是村里頂級的能耐人。
雖然他久不在外行走了,可他的兒孫如今又出息了,兒子和孫子都在城里,很多人至今仍然遇到事就來找他打聽問計。
要不是劉有糧家這一支人丁單薄,沒有足夠的群眾基礎,如今的族長說不得就是他了。
盡管炒白菜里只放了油和鹽,可陳翠稍微多放了點油,火候掌握的也不錯,斷生了再炒幾下就出鍋,味道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