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行了。
太醫救治多日,弘歷終于能開口說話,只是含糊不清,且渾身動彈不得。
他想了許久,讓吳書來把大臣們叫來后,拿出了兩道圣旨。
其他妃嬪皆是如此,位分未變,只升了輩分。
后宮一切都有條不紊,沒出任何波瀾。
反倒是永瑾,在前朝多受刁難。
他如今不過才十九,連二十都沒到。
一朝登基,自然會有一些老臣倚老賣老。
永瑾在登基前,一直都是謙謙君子的模樣,溫和有禮。
自然會給一些人錯覺,覺得永瑾和弘歷不一樣,是個好脾氣的。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都是博弈。
君強臣弱,君弱臣欺。
尤其是永瑾年齡小,不趁這個時候試探他的底線,還等什么時候呢?
可他們卻沒想到,永瑾雖然脾氣好,但十分有原則。
從小就有魏嬿婉給他打基礎,要知道,永瑾可是聽著各朝各代皇帝史長大的人。
長大后,又有弘歷手把手的教導。
又是最后這幾年,弘歷給永瑾灌輸了不少帝王之道。
永瑾怎么可能會是軟弱的帝王呢?
況且這些臣子,哪怕再倚老賣老,也沒有一個像鰲拜那樣的人物,對永瑾根本構不成威脅。
永瑾在面對老臣的刁難時,先是不動聲色,后是抓到把柄,雷厲風行的把人都給處置了。
根本不給反應的機會。
群臣都嚇傻了。
原以為是個綿羊,誰知是老虎啊?
頓時,朝中上下安靜極了。
這也多虧了弘歷基礎打的好,把皇帝的權力推上了頂峰。
永瑾如今才能這般輕松。
也算是弘歷做的最后一件好事了。
永瑾將一些不老實的人收拾了后,就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首當其沖的,就是把弘歷定下的閉關鎖國給廢掉。
閉關鎖國對于皇權是有好處,可對整個國家來說,卻完全是負面了。
永瑾的格局很大,他不能只考慮眼前,而不考慮整個國家的未來。
與此同時,他還開始發展科技。
反正如今朝廷有錢,推進科學發展的速度也不慢。
且在永瑾廢除閉關鎖國后,外來的洋人也帶來許多東西。
永瑾并不覺得滿足,挑了些會洋文的人出去偷師。
無論是用什么手段,坑蒙拐騙也好,金錢利誘也罷,只要能把技術帶回來,怎么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