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沉默了一瞬。
她知道,皇帝是在警告自己。
“皇帝對僖嬪的心意,想來不會落空。”
“這后宮,若是日后能少些事端,想來皇額娘也能安心頤養天年。”
太后抿唇,良久才道:“皇帝所極是。”
弘歷劍眉輕揚,告退離開了。
太后在他走后,再忍不住,一把將手里的佛珠拍到桌上。
“呵,這就是哀家的好兒子!”
她算是明白了,皇帝根本沒打算要賜“熺”字給高曦月,是故意為了惡心自己!
真是可笑!
當年若非自己,皇帝如今還不知在哪待著呢。
一登基就翻臉不認人,真真是白眼狼!
可不管太后再氣,如今也只能忍氣吞聲。
皇帝眼中的不耐越發嚴重,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出手了。
否則只怕……
福伽在一旁聽的心驚肉跳,不敢吭聲。
接下來的日子,果然一直風平浪靜。
轉眼間,就過去了四年。
這四年里,李玉犯錯被弘歷責罰,貶到了冷宮當小太監。
純妃生下了六阿哥永瑢,弘歷甚是高興。
這四年,永瑾也長大了。
他越是長大,就越發的聰慧,讓弘歷更加的疼愛了。
哪怕六阿哥永瑢身為幼子,也比不過永瑾受寵。
而魏嬿婉則從小就給他念書。時不時的教他認幾個字。
因著事先告知了弘歷,所以弘歷每每遇見并不覺得奇怪。
魏嬿婉先是給他念簡單的文章,然后逐漸過渡到史書。
理由是:讀史以明智。
弘歷覺得很有道理,不但沒有反對,還大力贊同。
漸漸的,魏嬿婉給永瑾念的歷史故事越來越多,包含了各朝各代。
中間穿插著皇太弟、垂簾聽政等各種事例。
當然,并不是連著講的,那樣也太明顯了。
而是各種歷史故事挨個講,這樣也不會令弘歷起疑。
畢竟這種事例也不多。
但弘歷每每聽到有關皇太弟和垂簾聽政的歷史時,總是若有所思。
久而久之,他連意歡的牌子都不翻了。
太后的殺手锏,終究失寵了。
意歡不明白,明明自己一片癡心,卻總是不得皇上垂憐。
剛進宮時還能有幾分恩寵,如今卻連被翻牌子都成了奢望。
每每從天黑等到天明,明明住在儲秀宮,卻和冷宮沒什么分別。
她到底做錯了什么?
也就前年年關時太后提議,自己才得以有了個舒字為封號。
難道自己在皇上心里就這般不堪?
她捫心自問,自己就算比不得令妃貌美,比不上純妃多子,可總比得上僖嬪吧?
僖嬪犯過大錯,皇上對其仍念舊情。
那她呢?她安分守己難道還錯了嗎?
這宮里,除了太后和魏嬿婉知道弘歷的心思,旁人都不大能猜到。
就在意歡絞盡腦汁想獲得恩寵時,宮里突然出現了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