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疆大婚后,慎兒和劉盈就開始專注朝堂上的事。
而就在這時,慎兒一直讓人研究的水車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先是出現了水車,能夠用于灌溉農田。
老百姓看到這個東西后,直呼神跡。
可慎兒卻不大滿意,她知道這只是最基礎的水車。
于是按照記憶,大概描述了一下水車可以改進的地方。
沒辦法,具體的她也說不大清楚。
前幾世,像水車、大船都已經出現了,根本不用她操心。
她知道的這點,還是在現代時看小說偶然得知的。
所以水車的改進也挺艱難的,但至少有了方向。
慎兒對于科研人員向來大方,只要有進步,就賞賜大筆財物。
于是過了幾年,水車就出現了第二個階段,簡車。
慎兒對此很是夸贊。
水車的出現,讓老百姓種田的難度大大降低。
種地以前都是靠天吃飯,現在有了水車,灌溉難度就降低了許多。
這幾年,大漢老百姓人口驟然變多。
老百姓得以吃飽,慎兒又拿出了棉花和水稻種子。
讓老百姓大力種植。
系統出品的水稻種子一出來,立刻引起了老百姓的追捧。
畢竟紅薯雖然吃得飽,但容易脹氣。
土豆保存實在麻煩。
比起來,還是產量高的水稻更適合老百姓作為主食。
而棉花做成的衣服,暖和至極。
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就會有別的追求。
因著水力的運用,慎兒讓人開始研究如何用水力改善鼓風裝置。
沒錯,就是炒鋼冶煉時用的。
慎兒依稀記得,她以前看小說時,有作者提到過炒鋼的關鍵在于煤做燃料,以及改善鼓風的裝置。
于是便讓人從這兩方面入手。
務必要練出鋼來。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底下人的努力下,終于摸到了竅訣,弄出了鋼。
做出了一把鋒利堅韌的寶劍。
慎兒看到后,瞬間大喜。
有了這個東西,就能給軍隊換上新的裝備了!
于是便擴大制作規模,為軍隊換裝備。
同時,又叫人打了馬蹄鐵,釘在馬蹄上。
這樣能夠大大的減少馬蹄的損耗。
畢竟對于大漢這種常年征戰的狀態來說,兵馬的損耗實在太大了。
馬的損耗大多數在于馬蹄的損耗。
一旦馬蹄有了損傷,就意味著這匹馬就廢了。
馬蹄鐵的出現,大大減少了這種損耗。
于是,在大漢兵馬裝備煥然一新后,慎兒便開始了下一步——收回諸侯的鑄錢權利,由大漢朝廷統一貨幣,統一制作發放。
說到這個,慎兒就覺得無語。
明明秦始皇已經統一了貨幣,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結果先帝呢?
給諸侯的權利過大,連鑄錢權利都給了出去。
導致各郡國之間的錢幣各不相同。
這樣下去,不利于管理。
各郡國同意嗎?
當然不想同意。
本來推恩令就把他們逼的頭禿了,現在又要收回鑄錢權,還讓不讓他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