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瞪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無辜道:“皇上,我是被我娘撿來的。我娘在宮里,已經成了女官之首,已經進無可進了。至于我,我還年幼,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我沒什么好求的,只希望皇上和太孫之間不要有什么隔閡,就心滿意足了。”
皇上看著她許久,突然感慨了一句:“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我孫子福分不淺吶。”
他想起自己的發妻了。
當初發妻也是這樣,一心一意的為了自己,支持自己,從沒有二話。
若非發妻離開的太早,他如今也不會這么倍感孤廖。
如今好圣孫也找到了這么位知心人,想來不會像自己一樣,孤家寡人一個了。
雖然胡善祥口口聲聲不要封賞,但皇上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的。
當即便讓人賞了許多東西給胡善祥。
女官的職位倒是沒升,因為沒必要了。
胡善祥已經是秀女了,且在皇上心里,已經認定了這就是自己未來的孫媳婦。
從小在宮里長大家世清白,和好圣孫兩情相悅。有救駕之功,忠君孝順。且為人聰慧機敏,又是太子府推薦。
皇上實在想不到,還能有誰比這孩子更適合做太孫妃。
既然是未來的孫媳婦,現在就好好養傷,等傷養好了,就能和大孫子成婚了。
還當什么女官?
胡善祥看著送來的賞賜,知道朱棣對自己的表現十分滿意了。
這一關,算是徹底的過了。
劇里孫若薇用這個救駕之功,跟皇上提起了靖難之役。
說實話,靖難之孤的那三萬人,確實十分可憐。
但胡善祥沒必要為了這三萬人搭上自己。
她和孫若薇不一樣。
自己從小在宮里長大,身世除了太子一家和胡尚儀沒人知曉,在皇上眼里清清白白。
倘若貿然提起靖難遺孤,只會讓皇上懷疑自己的真實身份,從而使太孫妃這個幾乎板上釘釘的事情而泡湯。
胡善祥沒必要,也付不起這個代價。
至于靖難遺孤,她不提,孫若薇也會盡全力促成此事。
朱瞻基無論是為了誰,不管是為了老爺子,為了良心,還是為了孫若薇,亦或者為了自己。
都會盡全力幫助幫助靖難遺孤的。
所以,有沒有這個救駕之功,對于靖難遺孤來說都沒有分別。
皇上嘴上很硬,說自己沒有錯。
其實這么多年以來,早就后悔了。
真以為劇里孫若薇的女主光環那么大,一為靖難遺孤求情,皇上就被打動了么?
非也。
皇上若真是這么容易被影響,那他就不是朱棣了。
無非是皇上總是噩夢纏身,心里害怕。
而孫若薇這些靖難遺孤的出現,給他這么多年來的一個突破口。
靖難遺孤背后的建文帝出現,主動送出玉璽,拔出了皇上心底的一根刺。
這才是劇里皇上松口的重要原因。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