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種植,是強迫性的讓人種一點。
為此,老百姓還埋怨許久。
但是等幾個月后農作物成熟,所有人都閉上了嘴。
看著那么多的食物,老百姓都快樂瘋了。
立馬開始稱贊慎兒和劉盈,說要給大漢的皇上皇后立長生牌。
慎兒不光推動了農作物發展,還成立了一個農科院。
找一些對種地非常擅長的人進去鉆研肥料。
這些人并不知道肥料的原理,卻能憑借著經驗知道如何施肥能讓農作物生長的更旺。
由他們研究肥料,本身就比其他人高。
這幾年,大漢一直風平浪靜,因著有紅薯土豆玉米,老百姓開始吃飽。
吃飽了,就有力氣做別的。
也同時有底氣生更多的孩子。
大漢尚武,常年征戰,老百姓的人數跟后世比起來并不算多。
這個時代沒有什么避孕措施,也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
老百姓吃飽了,做些快樂的事情也在所難免。
慎兒這幾年并沒有太大的動作,只做了一系列能夠讓大漢富裕的政策。
例如找到牛痘,解決了天花問題。
例如給出養豬的法子,致力于讓大漢老百姓能夠多吃肉。
古代的豬肉騷味重,難吃極了,且長的不快。
想解決這個法子也很簡單,在小豬仔的時候,給對方來一刀就行了。
閹割后的豬,好吃懶做,不愛動彈,長的也就極快。
而且像老百姓種植的紅薯,上面的紅薯葉也可以喂豬。
慎兒將這個法子公布出來后,老百姓到底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豬實在太難吃了,而且養豬的成本也不算低。
慎兒便拿出許多食譜,帶頭吃豬肉,并把消息傳了出去。
老百姓們一聽皇上皇后都吃這個,也就信了大半。
很多人開始嘗試著養豬,到了年底,發現豬肉果然不再騷氣了。
相反,豬肉的油脂可比別的動物身上的油脂多多了。
對于這些底層人民來說,能吃到有這么多油水的肉,已經是恩賜了。
豬肉,從此成為了大漢老百姓最喜歡的肉類,沒有之一。
隨后慎兒又找了一些擅長燒制瓷器陶器的人,讓他們想法子提高窯爐的溫度。
只有窯爐的溫度高了,才能把水泥制造出來。
沒辦法,大漢的科技水平尚在萌芽期。
就這樣,大漢在慎兒的忙碌中,度過了幾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在此期間,慎兒也沒有忽略掉對孩子們的教養。
她沒有再懷孕,有三個孩子,已經足夠了。
太子劉疆跟在她和劉盈身邊,努力的吸收著知識,想要成為最優秀的儲君。
事實證明,他也的確做到了。
長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郎,無論是容貌還是能力,都十分出色。
脾性還溫柔,簡直沒有什么短板。
這么優秀的少年,后宮誰不想啃一口呢?
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是沒什么指望了。
宮里僅剩的兩個妃嬪,每天活的渾渾噩噩。
皇上對其是連看都不看一眼,就跟對方不存在一樣。
再說了,戚夫人才死了十幾年,被呂太后整治的有多慘誰不知道?
眼看著皇后越發有呂太后的風范,還得到了皇上的真心。
毫不夸張的說,皇后要是想殺人,皇上就會在旁邊遞刀子。
這樣的帝后,誰能插進去,不要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