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母的心意,我明白了。嬸母放心,咱們兩家是姻親,我又豈會不信齊國公府?況且六妹夫自幼在盛家讀書,咱們兩家的淵源,又怎是外人看得那般淺薄?”
平寧郡主聽到這話,心里放心了大半。
桓王妃的態度無一不說明,她對自家的信任。
也是,自家兒子娶了桓王妃的妹妹,這可是斷不了的關系!
墨蘭又安撫了平寧郡主幾句,態度親和,讓平寧郡主歡歡喜喜的回了家。
墨蘭送走平寧郡主后,坐在書房半晌。
她手指輕輕敲打書案,思考著如何對待太后。
其實想讓太后閉嘴不難,墨蘭有很多法子讓太后開不了口。
這里的太后,看似精明,實則不過爾爾。
之所以能夠一開始和官家抗衡,靠的不過是大義。
太后代表著正統,代表著孝道。
所以官家想跟她抗衡,只能用不溫不火的方式。
如果手段太過凌厲心狠,反而失了大義,失了朝臣的心。
而會讓朝臣覺得官家不厚道,逼迫太后一個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
所以才讓太后一直蹦噠,徐徐圖之。
在墨蘭看來,想對付太后,她有很多法子。
可以安排一場天衣無縫的意外讓太后出事,也可以下藥讓對方死無對證。
盡管一定會有人疑惑,可那又怎樣?
但墨蘭又有些猶豫。
真要出手這么狠厲嗎?
其實認真算起來,這天下是先帝的。官家不過是過繼來繼承家業。
若自己真把太后殺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等于一個寡婦在夫君死后,不得不過繼旁系子弟繼承家業。結果因為打理家業的理念不合,兩人對峙起來,然后被繼子的兒媳婦殺了。
這么看的話……似乎太過了。
墨蘭想了又想,到底是放棄制造意外的打算。
興許是這一世受到林小娘、老太太、趙策英和小姐妹們的真心。
墨蘭這一世的心變柔軟許多。
當然,真心要害她的,她仍舊毫不留情。
可對于太后這種,她到底放棄下死手的打算了。
再說了,劇里的官家也沒對太后怎樣,安安生生讓其頤養天年。
不管官家是不是虛偽裝出來的,至少手段沒那么狠辣。
墨蘭也不想讓自己顯得太過狠厲。
不過,放任太后不管,也不是墨蘭的性格。
墨蘭瞇起眸子。
她是不想害死太后,可如果讓太后沒有精力再跟官家抗衡呢,比如癱瘓,比如缺胳膊少腿的。
畢竟真要說太后是個好的,倒也算不上。
太后若真的好,就不會發生宮變。
甚至下令如果大臣不進宮,那就格殺勿論。
且在失敗后,官家說讓她出城休養時,太后詫異的表情根本壓不住。
由此可見太后在發生政變時,是真心實意想弄死官家的。所以才詫異官家竟會放過自己。
既然想弄死官家,難道就不想弄死趙策英嗎?
可見對太后也不能過于心慈手軟。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