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蘭心里這般想著,面上卻笑的越發溫柔。
“夫君這是哪里話?如果是我差點做錯事,你難道會生多大的氣?夫妻本是一體,哪有什么隔夜仇?況且若是你說不通母后,這件事遲早會讓父皇知道。到那時候才是讓父皇措手不及呢!還不如你提前說了,再像剛剛那般將事情丟到太后頭上,父皇哪里還會生母后的氣?”
趙策英一聽,覺得也有道理,當下便應了下來。
翌日一早,趙策英下了朝就去找官家提及此事。
果然,官家對此毫不知情。
聽到趙策英問是想結親還是結仇時一臉懵逼。
再聽到皇后試圖拆散英國公府和鄭家的親事,要把沈玉珍嫁到鄭家時,更是忍不住氣惱:“胡鬧!”
此時的官家,和劇里的處境已經不一樣了。
劇里他處處受太后挾制,明明是官家,卻連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不到。
所以只能連連出招,又是想追封親生父母,又是強行下旨讓英國公嫡女嫁給沈國舅,試圖通過禹州舊臣和朝中重臣聯姻而收攏權勢。
這一切,都是為了逼迫太后放權。
可如今的官家,在墨蘭的主意下逼迫太后不再垂簾聽政,雖然還沒拿到玉璽,但至少已經大大削弱了太后的權勢。
又因為有了墨蘭這個兒媳婦做紐帶,有了盛家這門好姻親。
通過盛家,收攏了多方勢力,甚至連英國公府都已經開始逐漸收攏了。
而且他聽聞,盛纮最近在給墨蘭的親哥尋摸婚事,想來又是一方勢力。
這樣的官家,早就不是剛登基時孤立無援,受太后挾制的模樣了。
所以官家如今是穩坐釣魚臺,心態穩了,自然也不會出一些惹人非議的招數。
對待同樣的事情,看法態度自是和劇里不一樣。
旁人不知道,他難道不知道沈玉珍這個小姨子是什么性子嗎?
跟人家英國公嫡女是提鞋都不配。
皇后如今的行為,就好比有人馬上就能得到一塊金磚,結果她上來就強硬的跟對方說,你別要金磚了,我有個特別漂亮的銅板給你吧!
這擱誰誰愿意啊?!
趙策英看官家生氣,忙將所有事情都推到了太后頭上。
只說母后消息不靈通,興許是被人蒙蔽了。
官家的氣消了大半。
可饒是如此,他還是忍不住氣惱。
沈氏不夠聰慧他是知曉的,不夠聰慧就要有自知之明,怎么還擅作主張呢?
還好有英哥兒和墨蘭這對好兒子兒媳幫襯著,不然官家覺得自己能愁的頭發花白。
官家擺了擺手:“這件事你不必管了,朕會親自和你母后說。”
趙策英松了口氣,便告辭了。
官家想了想,徑直去了沈氏那里。
沈氏此時正跟沈玉珍說著小鄭將軍的好,恰被官家聽個正著。
“皇后在說什么?朕怎么依稀聽到了鄭家的名字?”
官家面無表情的走了進來。
沈氏喜滋滋的迎了過來。
“臣妾正欲跟您說呢!臣妾給玉珍尋了個好婚事,是鄭家的小鄭將軍。就連弟弟也說,這是個極好的人選,官家,您覺得如何?”
官家瞬間冷了臉色,也不顧沈玉珍在場,毫不客氣道:“朕覺得不如何!”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