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多花幾天功夫,我自然不會蠢到去硬碰烏骨城這種險要堅城。”
“可問題是,你說的幾天’,實際上可能是十幾天,甚至一個月!真要晚到一個月,平壤那邊黃花菜都涼了。”
段移石比他兄長段開山行事更為穩健,從不逞匹夫之勇。
顯然,直取烏骨城,盡快打通前往平壤的道路,是他深思熟慮后認為最合理的選擇。
“這倒也是,可惜這次熱氣球營沒能跟我們一起行動,不然就輕松多了!”
“陛下能從特戰隊中劃撥一百名精銳給我,已是天大的恩情,我怎敢奢求再帶走熱氣球營!”
這一百名特戰隊隊員,正是段移石敢于圖謀烏骨城的底氣所在。
畢竟,在遼東城下,他已經小規模地見識過他們的威力了。
烏骨城的天,一夜之間就換了顏色。
次日清晨,已將城中各處要地牢牢掌控的齊節,便著手對那些不識時務的頑固分子展開了無情的清洗。
他麾下那上萬兵馬之所以肯隨他搏命,并非出于什么高尚的節操,更不是真心向往大唐的繁華,純粹是周大福斷了他們的后路,外加齊節許諾了破城之后的豐厚犒賞。
眼下,正是兌現賞賜的時侯。
可要犒賞三軍,銀錢從何而來?
周大福顯然不可能為他提供這筆巨款。
于是,齊節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城中的那些富商大賈。
烏骨城作為遼東通往平壤的交通樞紐,商業一向繁榮,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此匯聚,經年累月,積攢了驚人的財富。
齊節毫不客氣地給城中富戶們下達了“募捐”指標,隨即派遣手持利刃的士兵挨家挨戶地上門“勸說”。
面對這種明晃晃的武力威脅,大多數人只能選擇破財消災。
當然,有順從的,便有反抗的。
沒過多久,城內各處便斷斷續續地響起了凄厲的慘叫。
所有膽敢說個“不”字的人家,不僅萬貫家財被劫掠一空,闔家老小的性命也難得保全。
若非周大福曾特意叮囑過齊節,那位燕王殿下生平最恨軍中士卒凌辱婦女,恐怕這些府邸中的女眷下場會更為凄慘。
“統領!大事不好!”一名親兵連滾帶爬地闖了進來,“城外發現一支騎兵,看樣子是沖著我們來的,恐怕意圖攻城!”
齊節剛剛建立起來的好心情,瞬間被這個噩耗擊得粉碎。
敵軍攻城?
這不合常理!
自已昨夜才奪下烏骨城,周邊的城池理應尚未得到風聲。
即便消息今日走漏,對方集結兵馬也需要時間。這支兵馬究竟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走!上城墻看看!”
齊節心中疑竇叢生,只能先去一探究竟,再讓定奪。
他仗著烏骨城地勢險要,即便手下是一群臨時拼湊的兵卒,堅守些時日還是有信心的。
……
“二郎,你看這烏骨城地勢險峻,城墻高聳,守軍看起來也不少。我們全是騎兵,又沒有攻城器械,強攻恐怕是啃不下這塊硬骨頭。”
烏骨城下,段移石立馬于里許之外,眉頭緊鎖地思量著破城之策。
他身旁的護衛卻認為,眼下根本不具備強攻的條件。
騎兵下馬步戰,戰力大打折扣,更何況隨軍的工匠與器械都未曾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