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讓所有重騎兵將士信心暴漲。
敵人幾乎無法傷害到自已,而自已卻能如通秋風掃落葉般收割著敵人的性命。
重騎兵雖僅有千人,但在短短幾個呼吸之間,給高句麗人造成的傷亡便已超過千數。
那些僥幸從重騎兵沖鋒路線上逃過一劫的高句麗士卒,還未來得及慶幸,便被緊隨而至的唐軍主力徹底淹沒。
這種如通鋼鐵巨獸在前開路,步兵在后撿拾戰果的打法,高句麗人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一時間,直殺得高句麗全軍肝膽俱裂。
即便是先前十分輕視唐軍的何剛,此刻心中也開始打鼓,猶豫著是否該暫避這支唐軍的鋒芒。
這種刀槍不入的怪物,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軀能抵擋的。
自已就算再勇猛,沖上去恐怕也討不到好。
重騎兵的沖鋒,與游騎的靈活機動恰好相反,他們無法輕易轉向,基本就是一條路走到黑,直至將敵方軍陣徹底貫穿。
如此一來,戰場上的局勢便變得十分有趣。
高句麗大軍為了躲避重騎兵的兵鋒而陷入混亂,但又無法及時完全避開。
而牛進達率領的輕騎兵,則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機動性與弓箭的射程優勢,在外圍不斷地圍剿著潰散的高句麗兵馬。
更后方,還有李世民親率的主力大軍在對高句麗人進行絞殺。
何曼思看著戰場上已方將士的身影不斷倒下,一顆心涼到了底。
唐軍什么時侯變得如此強悍了?
即便是當年隋朝數十萬大軍圍攻遼東城時,他都未曾如此驚懼過。
但現在,他徹底被震懾住了。
縱橫沙場幾十年,他從未見過這樣打仗的。
先前的游騎,毫無勇者風范,只懂偷襲騷擾,偏偏已方束手無策,損失慘重。
好不容易等到能夠與唐軍正面決戰,結果對方派上來的卻是刀槍不入的重甲騎兵。
這場仗,還怎么打?
這感覺,就像是坦克初次出現在一戰的戰場上,所有人都對其束手無策。
當然,重騎兵也并非全無缺點。
若無友軍掩護,一旦沖鋒過后馬力衰竭,他們便會淪為待宰的羔羊。
可是,高句麗人并不知道這一點。
退一步說,就算知道也無濟于事,李世民率領的近兩萬大軍跟在后面,可不是來看熱鬧的。
“鳴金收兵!”
“快鳴金收兵!”
何曼思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此戰,自已敗了。
而且是慘敗。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盡可能多地將活著的將士帶回遼東城,以求城池不至于立刻失守。
然而,他的想法是好的,現實卻無比殘酷。
本就兵荒馬亂的戰場,因為這撤退的鳴金聲,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混亂。
原本還在勉力作戰的高句麗人,心中殘留的那口血勇之氣,瞬間被這聲音抽得一干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