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健的臉上也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神色,此戰比預想中更為順利。
他幾乎動用了錦衣衛的所有核心力量,還帶上了所有能召集的隋朝遺民,賭上的,是大唐在高句麗布下的整個棋局。
賀健說道:“太子,接下來就看您的了。”
“城中有八百降兵,另有上萬青壯。只要您能說服其中半數加入我們,大軍即刻便可向下一城推進。”
高桓權深吸一口氣,迅速進入了角色:“將軍放心,我畢竟曾是太子,起兵討伐國賊,名正順。”
“水原已在我手,周邊的城池想來也不會負隅頑抗太久。”
他深知兵貴神速,必須趁淵蓋蘇文尚未回神、邊境主力又深陷新羅戰事之際,盡可能地擴大戰果,吸納民心。
梅川秋一適時開口:“太子,我有一策。”
“水原乃至周邊諸城,田產大多掌握在少數勛貴手中,而這些人多為淵蓋蘇文的黨羽。”
“我們不妨在破城之后,將其田地盡數分予追隨我等的百姓,并宣告天下:凡投身義軍者,皆可‘家家有田種,人人有衣穿’。”
這個建議源自李想的授意,梅川秋一此刻提出,心中亦是暗自喝彩。
只要打出這面旗幟,義軍的聲勢必將如滾雪球般壯大。
至于這個承諾最終能否兌現,從來不是他和李想關心的重點。
他們的目的,僅僅是攪亂高句麗,為大唐奪取遼東創造良機。
“哦?此計……”高桓權先是一怔,隨即雙眼放光,“梅川掌柜此計甚妙!對百姓而,加入我們便能分得田地,這是何等誘惑!”
“無論風險多大,也定會有人趨之若鶩。哈哈,我如今不愁兵源,反倒要擔心兵甲是否充足了。”
“太子無需憂慮。”梅川秋一笑意更深,“捕魚隊已有一船刀劍正駛向漢城附近。待我們攻下漢城,便可就地交接軍械。”
李想的未雨綢繆讓梅川秋一嘆服不已。
高桓權的部隊隨即在水原城中展開了抄家行動,所有淵蓋蘇文的附庸都被清算,即便是高桓權的支持者,也得“慷慨解囊”。
而這些財富,最終都將流入捕魚隊的金庫。
“太好了!有梅川先生相助,我如虎添翼!”
高桓權對梅川秋一的稱呼已從“掌柜”變為“先生”,語間記是倚重,“先生放心,這批軍械的價錢,我高桓權絕不會讓捕魚隊失望。”
看他那熱切的模樣,仿佛已將對方視作未來的“大對盧”。
“太子,我還有一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見高桓權興致正高,梅川秋一決定趁熱打鐵。
“先生但說無妨!”
“如今淵蓋蘇文正與新羅鏖戰,其心腹大將公孫明直與其長子淵邵,正率三萬精銳聯合百濟大軍猛攻新羅。”
“所謂敵之敵即我之友,太子或可遣使新羅,表達與之聯手,共抗淵蓋蘇文之意。”
作為情報負責人,梅川秋一對半島的戰局了如指掌。
高句麗與百濟聯軍雖占上風,但新羅統帥金庾信的堅韌也非通小可,戰局仍有變數。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