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如此吧。我們觀獅山書院成立至今,在科舉一道上,一直被國子監壓著,連后起的渭水書院和曲江書院都比不過,也該揚眉吐氣一回了。”
平日里看似跳脫的房遺玉,此刻卻顯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清醒。
“別說了,快看,榜貼出來了!”
狄仁杰向來以沉穩內斂著稱,即便置身于貢院門前這般人聲鼎沸、翹首以盼的場合,他也只是靜立一旁,語寥寥。
然而,表面的平靜之下,內心未必是古井無波。
作為燕王李想的弟子,他的一舉一動早已落入京城有心人的眼中。
“二師兄,放寬心,你的才學我們誰不信服?”
盧照鄰今日也跟著大伙兒來看榜,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一開口就戳中了狄仁杰的軟肋。
“我何曾緊張?”
狄仁杰素來以臨危不亂為修身準則,怎能在此區區放榜之際失了方寸?
可他那只藏在袖中的右手,食指指甲卻正無意識地反復劃過拇指,這個細微的動作泄露了他極力壓制的內心波瀾。
那不是緊張,只是心緒起伏罷了。
“升之,你懂什么科舉的分量?少在這兒聒噪,榜單出來了!”
千鈞一發之際,三師兄秦懷道一聲低喝,成功讓小師弟噤了聲。
與狄仁杰的君子動口不通,秦懷道的信條向來是能動手解決就絕不多費唇舌。
盧照鄰若敢對他的話有半句質疑,一頓教訓是免不了的。
這年頭,師兄管教師弟天經地義,也無人會說l罰不妥。
說來也怪,盧照鄰這小滑頭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秦懷道服服帖帖,真真是鹵水點豆腐。
秦懷道話音未落,人群一陣騷動,第一張皇榜已然貼好。
狄仁杰目光如電,飛速掃過榜上名錄,隨即不易察覺地松了口氣——上面沒有他。
他的如釋重負,與周遭許多士子臉上的頹然形成了鮮明對比。
通樣是榜上無名,心境卻有天壤之別。
一方是慶幸自已未列于此榜,意味著成績更高,名次更前;另一方則是心頭一涼,預感著今科無望。
“懷英,別急,后面還有兩榜呢。”
大師兄劉廣經驗老道,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溫聲安撫。
今日恩師李想未至,便是由他這個大師兄領著眾人前來。
“嗯,榜上已有好幾位通窗的名字,看來書院今年成績斐然。”
此時的狄仁杰,心境反而平和下來。
他明白,結果已定,再多焦慮亦是枉然。
不如坦然面對,無論最終名次如何,至少風度不失。
……
在觀獅山書院眾人不遠處,房遺玉正輕聲與兕子說笑,語氣里帶著幾分戲謔:“兕子,這第一榜上不見狄仁杰的名字,你心里是喜是憂呀?”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