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是打出去了,可依著咱們漢庭客棧的底蘊,就算不搞這自助餐廳,揚名也只是時間問題。”
王霆虞是王富貴的堂弟,因其在生意上頗有見地,才被王富貴安排到此地擔任掌柜。
也正因有這層關系,王霆虞對王富貴說話向來直接,更何況這幾日,自助餐廳的伙計已向他抱怨過好幾次,對里頭的情形頗為擔憂。
“王爺行事,何時讓過虧本買賣?我雖也未完全領會這自助餐廳的妙處,但務必得讓它長久穩當地開下去。”
王富貴走到餐廳門口,也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廳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若非有伙計在門口攔著,只怕人都要擠成一團,誰也別想安生吃飯。
他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幾個熟面孔,似乎是城中其他店鋪的掌柜或東家,也來湊這個熱鬧。
看來,這種新奇的吃法,對各色人等都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可有人故意糟蹋東西?”在門口站定,王富貴問出了心底的一絲顧慮。
“那倒幾乎沒有。我們事先有規矩,浪費的食物多了要額外收錢,再者說,長安的百姓也沒有糟蹋糧食的習慣。”
王霆虞不明白王富貴為何對這點小事如此上心。
他哪里知道,這番擔憂其實是李想當初特意囑咐的。
在李想的認知里,后世的自助餐廳,最大的問題便是食客取用過量卻吃不完,大量食物最終淪為廚余,造成了驚人的浪費。
然而,李想終究是對這個時代不夠了解。
除了少數勛貴之家驕奢淫逸,絕大多數人對糧食都懷著一份敬畏。
即便食物可以隨意拿取,人們也不會去肆意揮霍。
“好,這頭一陣子你多費心盯著。自助餐廳不為賺錢,但菜品的新鮮絕不能含糊,別把我們燕王府的金字招牌給毀了。”
燕王府名下的產業,盈利多少終究是考量業績的一項。
王富貴也怕王霆虞為了讓賬目好看,動用劣質食材,那就與李想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王掌柜放心,我若敢把漢庭客棧經營成龍門客棧那般黑心,不等您發話,我自已就得把我活剮了。”
……
梁之琛,一位來自杭州府的學子,腳下的塵土尚未洗凈,人卻已站在了長安城的街頭。
距離春闈大考尚有數月,但京城中早已匯聚了如梁之琛這般從五湖四海提前趕來的讀書人。
這既是為防路途多舛耽誤了科考大事,也是為了能在這帝都之中與各路才俊切磋學問,互通有無,以免閉門苦讀,錯失良機。
初來乍到,梁之琛需尋一處能安穩住上大半年的落腳點。
一番打聽下來,城中兩家客舍進入了他的視線:一是老字號的龍門客棧,二是聲名鵲起的新式客棧漢庭客棧。
他決定親自探訪,畢竟是長住之地,半點馬虎不得。
踏入漢庭客棧,梁之琛便向伙計發問:“小哥,我若在此長住半年,可有什么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