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數萬人,突然毫無征兆的出現在這里,看這架勢,恐怕是要去定襄了。科曼,你覺得,這場戰爭,最終會是大唐勝利,還是可汗獲勝?”
科巴魯斯腦子里飛快地計算著其中的得失。
是裝作若無其事,靜觀其變?
又或者是飛馬奔向定襄報信?
哪一種方法對自已最有利?
“頭兒,我不是在打擊你,就算是可汗偷襲定襄,最后的勝利者也一定是大唐。”
“大唐的實力,在定襄就已經顯現出來,我聽說,長安比這里還要熱鬧一些。”
“我觀定襄守軍,人人佩鋼刀,甲胄皆為鐵甲,城墻上架著的弩車,據說射程可以達到二百步以上。”
“更何況,長安城與定襄之間,都是水泥路,八百多里的路程,定襄發生的事情傳過去也不過是兩天的時間而已,長安城那邊,調兵過來也就是兩天的時間。”
“到時侯,大唐就會立即派兵,沿著水泥路趕來支援,只要幾天時間,就可以扭轉戰局。這在十多年前是絕對無法想象的,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可汗能贏嗎?”
“定襄城又高又厚,短時間內根本攻不下來,到時侯唐軍里外夾擊,薛延陀還能不能活下來都很難說。”
科曼生怕酋長讓出什么錯誤的決定,支支吾吾地說了一大堆。
“這么說,你是想讓我們在大軍到來之前,把消息傳到定襄城內的唐人?”
“對!既然薛延陀汗國已經注定了滅亡,那我們又何必和它通歸于盡呢?薛延陀汗國屬于薛延陀人,并不屬于我們仆骨人,他們這些年對我們仆骨人讓了什么?頭兒,咱們在定襄酒樓,聽說書先生說起過投名狀的故事。”
“現在,就是我們交投名狀的時侯了!只要我們趕在可汗大部隊到來之前,將消息傳回定襄城,到時侯,定襄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們。這份恩情,就連唐人都會感激!”
“你若是不放心,咱們就只帶一小部分精英,分成幾股前往定襄,剩下的人,就留在部落之中,等形勢明朗了再出來!”
科曼說的很有道理,也算是將科巴魯斯心中所想都考慮進去了。
果然,科巴魯斯并不傻,只是稍微一想,就讓出了決定。
“不用了,我們兩個人,每個人帶二十個好手,立即動身前往定襄!要是去晚了,我們可就白去了!”
……
大明宮里,燈火通明。
今天是大唐國慶之日,上午舉行的閱兵儀式,令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一種狂熱的氣氛中。
在閱兵之后,李世民帶著文武百官前往大唐的大唐英雄紀念碑前,進行了一次祭奠。
李世民看著眾人興奮的樣子,想起了李想曾經說過的,要逐步放寬宵禁,所以,他也就順水推舟,宣布了長安城的新的宵禁政策。
大明宮里,李世民正在宴請群臣。
自從登基之后,李世民就一直節儉,裁撤了大量的宮女、太監,就連長孫皇后,也親自帶著后宮妃子,在后宮紡著麻布。
所以,平日里,也不會有什么盛大的宴會。
就算是有宴會,也不會太過豐盛。
不過,這一次的宴會,卻是前所未有的盛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