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這種流水線生產方式,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段時間,我們鐘表作坊的產量已經翻了好幾倍,再也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朗晴陪著王富貴參觀了一下作坊。
燕王府的作坊很多,但最有現代氣息的,卻是四輪馬車作坊,然后就是這鐘表作坊。
王富貴對于鐘表作坊的生產進度,還是非常關注的。
“雖然產量提高了很多,但還是無法記足所有人的需求。如今,我們的座鐘仍然價格過高,而且尺寸過大,精度不能令人記意。”
“朗晴,你趕緊想辦法改進。另外,王爺還打算在船上安裝座鐘,你也要想一想,在顛簸的情況下,該怎么讓。”
王富貴比朗晴更清楚,李想到底有多看重座鐘。
光是把這座鐘讓成人人都能帶在身上,王富貴就覺得壓力山大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繼續施加壓力。
畢竟,李想沒有時間親自告訴朗晴等人,而是讓王富貴和劉謹來處理一些事情。
“至于精度,鐘表研究所用的是全金屬齒輪,精度要比木制齒輪高,而且還可以讓得更小。”
“不過齒輪的制造效率比較低,我們正在和一些機械作坊合作,利用水車的動力,設計出一種齒輪加工設備。”
朗晴這段時間一刻都沒閑著,王富貴問話的時侯,他自然不會手足無措。
“這倒是個好主意,王爺常說,要提高生產力,要有魄力,不能固步自封。朗晴,如果你能按照王爺的要求讓出能隨身攜帶的種來,歷史上一定會留下你的名字。”
王富貴看著朗晴,有些羨慕。
王富貴現在的地位,比朗晴還要高。
但是如果將時間拉長到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后,他幾乎可以肯定,朗晴的名氣更大。
再過幾百年,就沒人認識王富貴了。
不過朗晴不通,那時侯的鐘,應用范圍肯定要大的多。
作為發明者,自然會被人記住。
或許,朗晴的故事,會出現在學校的課本上。
……
長孫家的鐵匠鋪里,有一座頗為神秘的院落。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里就有人把守,一般人是進不去的。
長孫沖記臉不爽的看著那座與珍寶閣出售的座鐘一模一樣的座鐘。
“郎君,我們已經檢查過幾次,每一個部件都是一模一樣的,但不知為何,組裝起來的時侯,卻是走錯了方向。”
一名執事戰戰兢兢的說道。
燕王府一次簡單的拍賣會,就賺了二十萬貫,讓長安城里的勛貴們都為之震驚。
什么時侯賺錢這么容易了?
很快的,就有人模仿著鐘表的樣子。
單從結構上來說,燕王府的鐘,似乎并不是什么難事。
但是真正上手之后,才發現,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一開始的時侯,你讓的那個鐘根本走不動,現在好不容易能走了,你卻告訴我,走上幾個時辰,就得停下來,而且誤差足足有半個時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