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力和阿北還沒來得及往前看,就有一群人過來維持秩序了。
這艘船一靠岸,就立刻派人去求援了。
“李郎君,我們是不是應該讓市舶司的人過來?我們從杭州換船時,就沒交過稅。”
楊老七站在碼頭邊,給李誼提個醒。
楊老七是第一批出海的捕魚隊,他是親眼看著市舶司成立的,也知道李想對它的期望。
“市舶司”
李誼當然聽說過,李想是畢竟是市舶司都督。
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已的貨物還要交稅。
這可不是什么商船。
“沒錯,每一艘出海的商船,都要繳納一定的關稅。我們雖然跟普通的商船不一樣,但也運了很多澳洲、南洋的貨物,按照海關的規矩,是要交稅的。”
楊老七解釋道。
雖然就算不交稅,市舶司的人也不會來找麻煩。
不過,這也算是違規了。
“不用了。你看,市舶司的人來了。”
就在李誼猶豫要不要給市舶司打招呼的時侯,朱出聲道。
作為大唐特有的稅收組織,李想量身定讓了一套特殊的衣服,很容易被人認出來。
“既然市舶司來了,那我們就按照他們的規矩來。”
李誼這才放下心來,事到如今,再糾結也沒有用了。
……
方維,長安市舶司的一名小吏。
因為出航的船只,大多經過揚州,杭州,明州,泉州,廣州等地,所以方維的日常工作,倒也不是很忙。
很多時侯,一天都不會有幾艘船需要繳稅。
平日里,他都是在渭水碼頭附近的大樓里,一邊喝著茶水,一邊看著《大唐日報》。
不過,還沒等他泡上第二壺茶,就有人來通知他,讓他們去碼頭收錢。
無奈之下,他也只能過去。
市舶司成立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稅收制度。
一般情況下,都是根據商家提供的數據,進行抽檢,確定符合要求,才能交稅。
所以,這個任務并不復雜。
當然,他也聽說過,杭州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進進出出,杭州市舶司的官吏,比他要忙的多。
“一共有多少貨?”
就在方維到了碼頭,準備照常上班的時侯,卻發現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
“這些個箱子里裝的都是我們帶來的東西,要不稱量一下?”
李誼看著市舶司的管事一臉懷疑的看著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這批黃金,是他無意中在澳洲找到的。
為了防止消息泄露出去,他們并沒有派人去清點。
至于稱重什么的,那更就沒人干了。
“那……那我去稱一稱,不過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碼頭上的管事知道這支船隊隸屬于觀獅山書院,雖然有些不記,但也不敢說什么。
燕王殿下對觀獅山書院的重視,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他可不會傻到和自已的上司為敵。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