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群人來到襄陽城門口之時,之前離開的侍衛已經趕了回來。
“燕王,王妃,那群人將擔架抬到了一處村子里,在一間屋子前停了下來,然后兩個身強力壯的漢子迎了上去。”
“你還記得村子的位置嗎?”武媚娘問道。
“當然。”
“你帶著十幾個護衛,如果那戶人家的人想要離開,你就把他們抓起來。”
武媚娘心中已經有了八分確定。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
在沒有確定之前,不急著動手。
……
“王妃,我去縣衙打聽了一下,他們說最近兩日并沒有什么大案發生。”
眾人回去后,武媚娘派去縣衙打探情況的侍衛們,也都回來了。
“媚娘,襄陽乃南北通衢之地,難道襄陽城中就沒有一絲痕跡嗎?”
“王爺,要不要多派人去查一查,這襄陽城內,是不是有什么大戶人家出事了?”
說到這里,武媚娘看了一眼站在李想身后的秦懷玉。
武媚娘并不知道燕王府的錦衣衛。
但她卻知道秦懷玉是讓什么工作的。
襄陽乃是大唐的重地,想必秦懷玉在這里也有布置。
“好,懷玉,你去安排一下,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
襄陽縣府衙內。
“明府,剛才燕王派人來問有沒有什么大案,是不是聽到了什么消息?”
縣尉郭海臉帶憂色。
“我不是吩咐過你,要等燕王出了襄陽,我才會為他們主持公道。”
彭凱沒好氣地瞪了郭海一眼,認為他辦事不利。
“是不是因為他們是你的親戚,所以你才壞了事?”
“明府,瞧你這話說得,我像是那樣的人嗎?只是被劫殺之人,卻是襄陽有名的木材商郭金沐的堂兄弟,只怕拖得越久,案子越難破,郭家只怕要鬧上一場。”
“郭金沐不是一直都住在長安城里,幾乎沒有怎么回過襄陽么?而且,我們也沒有安排劫匪,他能怪我們嗎?”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有種隱隱的不安。聽鄂州來的商人說,燕王已經將江夏縣的一千多人送到了崖州,屬下怕他破案上癮了。”
鄂州與襄陽相距不遠,行商往來較多。
比如,江夏縣縣令王風被罷免的消息,很快就在襄陽城中傳開,甚至于影響到了襄陽的一些商人。
“這些日子,燕王在外游玩,只要不是有人主動挑破此事,倒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彭凱是長孫無忌的人,自然知道燕王李想和長孫家的關系并不好。
如果自已被李想抓住了把柄,很可能會被撤職。
這也是他安排郭海去壓下這件事情的原因。
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這件事,怎么可能瞞得住?
只是一夜的安寧,第二日,彭凱剛醒不久,就有胥吏來報,說李想帶人來縣衙了,把彭凱嚇了一跳,連忙從后院跑到了縣衙的大堂。
“參見燕王殿下。”
當彭凱趕到時,李想已經落座。
“彭大人,本王想問一下,最近襄陽可有什么重大的案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