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拓跋甘過的很滋潤。
自從他在定襄城中賣了一大筆茶,賺得盆記缽記的時侯,他便對這座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來二去,便與定襄商會搭上了線。
在馬周說要組建一支以黨項人為主的捕奴隊的時侯,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拓跋鰲。
這是他們部落最強大的勇士。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但是他卻覺得,對方一定是最合適的人選。
“族長,這一次,我們從附近幾個部落帶來了八百多名精壯的戰士,要不要趁著天還沒完全黑下來,直接進攻?”
拓跋鰲在定襄城見識到了錢的好處,也見識到了達飛的捕奴隊的風光。
而且,定襄商會的人還親自接待了拓跋鰲、拓跋甘,這讓他們的底氣更足了。
“好吧,我們慢慢靠近。這一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拓跋甘很清楚,想要在草原上混的風生水起,就必須要和定襄商會搞好關系。
很顯然,那個馬長史并不希望吐谷渾人的捕奴隊讓大,就算是再用吐谷渾人組成捕奴隊,他也要讓再建一支。
吐谷渾的捕奴隊,絕對會下意識的去其他部落抓人。
吐谷渾和黨項人也是如此。
拓跋甘雖然知道定襄商會是怎么想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就算他不站出來,別人也會站出來。
這一點,拓跋甘看的清清楚楚。
既然如此,那就自已站出來,把這份財富握在自已的手里。
正如唐人所說,為了自已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已的朋友。
“定襄商會那邊私下里說過,只要是西突厥或者薛延陀的奴隸,他們都會加價一成。這個部落少說也有兩三百個青壯年,算上傷亡,這一趟下來,我們至少能賺幾百個銀幣。”
拓跋鰲舔了舔嘴唇,緊緊握著馬長史所贈的鋼刀,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嗯,薛延陀的地盤很大,以后我們就專挑那些落單的部族下手,用不了兩年,我們就能在定襄買下一座大宅院,穿上綢緞,坐著精致的馬車。”
說完,拓跋甘一夾馬腹,帶領著捕奴隊的人加快了速度。
數里之外,一個薛延陀的部落中,炊煙裊裊,不少牧民已經開始準備晚飯了。
這些年來,大唐的北疆一直都是風平浪靜。
在大唐征服東突厥后,薛延陀得到了最大的好處,這些年來勢力擴張得飛快。
整個草原上,除了西突厥之外,再也找不出任何一個國家是他們的對手。
而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帝國,也因為內亂,實力大減。
李想自然也在思考,該怎么處理這兩個家伙。
“王爺,看賓王的信,定襄附近的情況還真不是一般的復雜。除了周圍兩百里范圍內,受定襄勢力影響較大,比較聽話之外,其他人都是各懷鬼胎。”
劉謹站在李想對面,正在和李想討論著北方區域的地圖。
北方的局勢,都與定襄商會和大唐邊陲的穩定息息相關。
所以,李想必須盡自已最大的努力維持北方穩定。
李想看著薛延陀占據了一大片草原,腦海中不停的回憶著大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
不用多說,大唐遲早會擊敗薛延陀,只不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