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時侯,肯定會有人把金幣和銀幣換成銅錢,可是,幾次下來,金幣和銀幣都能換成銅幣,那他們還會這么讓嗎?”
“特別是對于那些商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等他們適應了之后,就會喜歡上金銀幣的。”
比起管事,武媚娘顯然更會揣摩人心。
此一出,就連李想都覺得非常有道理。
……
貞觀十二年,悄然而至。
整個正月,從朝中大臣,到世家勛貴,再到普通百姓,所有人都被燕王府的所作所為所影響。
就在武媚娘提出這個建議的那一天,李想便派人去通知各大工坊,讓他們盡快推行金銀幣的流通。
當然,為了防止大唐皇家錢莊出現問題,李想還派人往錢莊的金庫里裝了一車又一車的銅錢。
李世民也是下了血本,他知道大唐皇家錢莊的重要性,所以在新年的第一次朝會上,就宣布了長安城中所有官員的俸祿,都將以金銀幣來支付。
此一出,頓時一片嘩然。
不過,除了一堆的彈劾奏章,朝中再無其他波瀾。
他們的俸祿并沒有被扣,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發放,如果你不想要的話,隨時可以去錢莊兌換成銅錢。
至于那些商人們會怎么想,根本不重要。
燕王府的工坊和店鋪里賣的東西,幾乎都是無可替代的,不來的話,別處根本買不到。
所以,雖然許多商人表面上抗議,但是暗地里,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用銅錢去大唐皇家錢莊兌換金銀兩種貨幣,再去燕王府旗下的產業那購買產品。
正如武媚娘所預料的那樣,經過幾次交易之后,商人們已經開始接受金銀幣了。
甚至于,像金太這種依附于燕王府而發家的富商,更是將家中的銅錢全部兌換成了金銀,以示自已的態度。
長安城之中,很多原本抱著看好戲心態的人,都大失所望。
……
節日里送禮成了一種風氣。
長安城也是如此。
正月以來,各家都互贈禮物。
在這種情況下,賈賽爾的香料店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賈賽爾香料”五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胡椒、肉桂、肉蔻的價格,光是在正月就漲了二成,比去年年中的時侯,翻了一倍。
毫不夸張地說,“賈賽爾香料”是一家日進斗金的店鋪。
就連賈賽爾都被大唐的消費能力給震撼到了。
“老爺,這一個月泉州運來的香料都已經送到庫房里了,您看明天能不能在店里賣?”
說話的是吉塞斯,是賈賽爾從阿拉伯帶來的隨從。
“先送一批給魏王府,剩下的留在庫房里賣出去。”
賈賽爾在長安城待的時間越長,就越是慶幸當初抱上了魏王這條大腿。
因此,每到新貨,他總要先送到魏王府去。
“這次帶了這么多桂皮和肉蔻,要不要再送點別的?”
“不用,據杜長史所,魏王最愛胡椒,你沒看到他去年冬天還低價買我們的胡椒么。”
按照賈賽爾的說法,禮物必須送對方喜歡的。
雖然肉桂和肉蔻的價格絲毫不遜色于胡椒,甚至還會更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