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某些城市,交通堵塞已經成為常態,這是另一回事。
“交通規則是什么?”
李世民也是一愣。
“干爹,寶馬馬車行出售的四輪輕便馬車比以前的馬車跑得更快,因為車軸上裝有軸承。再加上水泥路面對交通有好處,所以大家的車速都很快,如果有馬車從對面開過來,或者從另一個路口開過來,很容易來不及躲閃。”
“這一點朕自然明白,可這與交通規則何干?”
“是啊!肯定是有的!干爹,如果朝廷頒布一項交通規則,規定所有的車輛、行人都必須走右道,這樣兩輛車相撞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李想貴為燕王,出行無人敢攔。
所以,他對于大唐的交通規則,還沒有太多的感觸。
不過,最近外面傳得沸沸揚揚,李想一想,竟然忘記了向李世民提議,要制定一條新的交通規則。
“車輛、行人都要靠右邊?”
李世民眼睛一亮,立刻就明白了這個規矩的重要性。但很快,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可是,在十字路口呢?”
“很簡單,就是在最熱鬧的路口,設立一個崗亭,然后安排人去指揮。掛上紅燈,就停下來,綠燈亮了,就繼續往前走。”
大唐真正繁華的要道就那么幾個,李想提出的增加人手的辦法,在李世民看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你還有什么想法嗎?”
李世民見李想如此自信,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還有些別的辦法,比如說,當由小路轉向大道時,小路上的馬車一定要讓大道上的人先行,只有不妨礙大道上的馬車,他們才能走。再比如說,道路上可以用石灰來劃分車道。當然,該有的懲罰還是要有的,否則根本起不到威懾作用。”
“什么懲罰?”
“對。打個比方,出了交通事故,違反規則的馬車要負全責。這樣,才能讓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遵守規則。”
聽完李想的話,李世民立刻明白了李想的意思。
這樣的規則雖然不能說完全杜絕交通事故,卻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前的混亂局面。
“將這些規矩整理出來,朕先讓雍州府試一試,看能不能行得通。”
如果有什么新的技術,可以先在一個地區試驗一下,如果成功了,再推廣開來。
這一點,不只是后世,就算是古代的皇帝,也是如此。
更何況,現在四輪馬車才剛開始在長安城流行起來。
雍州府現在屬于長安管轄范圍,所以李世民才會讓雍州府試試水,這是最合適的。
“是,兒臣遵命!”
在李世民的授意下,短短幾天時間,雍州府就宣布了這條規則。
以力破巧!
韋仁和彭芝見李想輕而易舉的就解決了他們辛辛苦苦讓的事情,心里也是一陣郁悶。
他們怎么可能阻止歷史的洪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