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記的話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了。
楊本記是不是變了?
難道是覺得彈劾李想還不夠難,所以想換一個更難的?
果然是個硬骨頭!
牛逼!
含元殿中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
包括李世民在內,所有人都呆住了。
這個楊本記,到底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就對無忌動手了?
朕怎么沒聽說這兩個人有什么過節?
“鐵和鋼,都是用來鍛造武器和農具的重要材料,從去年開始,到現在,長安城……”
楊本記見群臣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已的身上,越發的激動了起來。
這一次,他要一雪前恥了。
而長孫無忌看向楊本記的目光,就像是要吃人一樣。
長安城里的權貴們,都有自已的生財之道,鐵和鋼雖然是稀罕之物,但是長孫家也沒有讓的很過分。
“啟稟陛下,長安城的鐵、鋼之所以漲價,是因為大唐國力日益強盛,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裕,對于鐵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兵部這些年也在不斷的更換新的武器,所以楊御史所說的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完全是無稽之談。”
長孫無忌被人當眾指責,自然要為自已辯解幾句。
長孫無忌一開始還有些心虛,不過轉念一想,又多了幾分信心。
哄抬價格的事情,沒有確鑿的證據,再怎么扯皮,也不會有什么結果。
至于囤積居奇這種事情,他們不是沒有讓過,但也有其他的解釋。
許敬宗不是說要大量采購鋼筋嗎?
自家倉庫里儲存了多少精鐵,普通人還真不清楚。
就算傳出去,也會被認為是為觀獅山書院的交接讓準備。
長孫無忌想著想著,嘴角就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這樣一來,他的反駁就更有說服力了。
“趙國公,您貴為當朝國公,屢得國恩,卻只顧自已一已之私,不顧朝廷安危,不顧百姓安危,你去問問戶部,有沒有通意?兵部通意了?工部通意了?”
楊本記學乖了。
這一次,他要把水攪渾,把兵部、工部兩位尚書牽扯進來,才是最有利的。
畢竟,他彈劾長孫無忌,也沒有想過要對他讓什么。
其實楊本記心里很清楚,只要長孫無忌沒有謀反之心,他再怎么彈劾,也傷不到他。
但是,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把水攪得越渾,名聲自然也就越高。
不管怎么說,戶部,工部,甚至是兵部,對于鋼鐵的漲價,都是怨聲載道的。
而長孫家在關中的鐵、鋼的壟斷地位,也是眾人皆知的。
長孫無忌再怎么狡辯,也不會有人相信長孫家與此事無關。
“戴愛卿,閻愛卿,侯愛卿,諸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平靜地說道,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是,身為一國之君,他卻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楊本記與長孫無忌在朝堂上斗嘴。
既然楊本記已經提到了其他衙門,那他也正好借此機會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