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這茶葉放進鍋里炒一炒,還挺香的。”
燕王府的茶園,基本都是由王富貴負責,這次炒茶,自然要跟著李想了。
“廢話,我們用的都是最鮮嫩的茶葉。一棵茶樹,最多只能摘下幾片葉子。”
“這么說來,我們的茶園雖然多,但是產量卻是有限的。王爺,這好像太浪費了吧?”
身為生意人,王富貴自然會從成本上考慮。
“長安城里的茶,有好有壞,差別不大。不過等咱們的龍井茶一上市,那價格可就不一樣了。”
“當然,龍井茶主打的是高檔茶,想要將茶葉讓成王府的核心產業,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量,用劣質的茶葉炒成綠茶,再讓成茶餅,再運到各地去賣。”
唐人對于“香”有一種特殊的追求,而龍井茶之“香”,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王爺,這些茶葉雖然越來越受歡迎,可銷量卻是有限的,長安城的大部分茶園都是王爺的產業,而且還在不斷的擴大種植面積,再多的話,也不一定能賣出去。”
在王富貴看來,李想實在是太貪心了,照這樣下去,長安城的茶葉產量,最多三年就能增加四倍。
而且據說,王爺還派人到杭州、泉州去收購茶葉,想要擴大茶園的規模。
這可是一筆巨款啊。
“放心吧,這種茶目前只在關中,江南一帶喝的比較多,但是我想,大唐并不是最需要這種茶的人。”
李想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把買羊毛花的錢賺回來,通時也在考慮,自已要不要在草原上再下一步棋。
自從去年從定襄回來之后,他就再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定襄了。
“什么?關中是全大唐的第一大茶產區,如果不是我們對茶的需求最大,那還有誰?”
王富貴不太明白李想話中的含義。
“你有沒有感覺到,飯后喝茶,尤其是吃了那些油膩的肉類之后,會讓人感覺好很多?”
李想沒有正面回答王富貴的問題,反而反問道。
“是啊!”
王富貴仔細一想,還真像李想說的那樣。
“那你覺得誰最喜歡吃肉?該不會是大明宮里的人,或者長安城里的勛貴吧?”
“王爺是說——”
經過李想的提醒,王富貴心中一動。
“登州府”
李想的臉瞬間就黑了。
原來王富貴以為登州的人天天吃魚。
王富貴在商業上很有天賦,但在大局上,他還是差了一些,這也是為什么他在投靠李想之前,無法成為長安城最頂尖的商人的原因。
李想原本還想吹噓一下自已在草原上推廣茶葉的想法,但當王富貴說出“登州府”三個字的時侯,李想就再也不想跟王富貴談茶葉的事情了。
鹽鐵茶,這三樣東西,都是用來拿捏草原人的利器。
雖然這些東西并不能讓草原人臣服,但是至少可以讓他們在經濟上獲得巨大的利潤。
李想已經開始考慮鹽的問題了。
至于鐵,燕國公府有自已的鐵礦,而且,還建了一座小型的鐵匠鋪,只不過,因為煉鋼的技術還沒有研究出來,所以,李想并沒有大規模的擴建。
剩下的,就是茶葉了。
“王爺,可以了。”
說著,他將一捧茶葉遞給了李想。
“呼!”
李想捏了一把茶葉,放在鼻下聞了聞。